3、制定条条框框(2 / 2)

唐末昭宗 懒得翻书 0 字 2022-03-12

当年,奉旨讨伐黄巢时候,这些混蛋哭得跟孩子似的,这样的军队能打仗才怪。

“先把周围的土地都拿到手里,施行普遍义务兵制度。”李晔首先想到的土地改革。

这是普鲁士强盛的关键,也是天朝太祖能够取胜的原因。

甚至在唐朝初期,军队战斗力之所以爆表,也与它息息相关。

而在府兵制败亡之后,募兵制又一次登上历史舞台。

也真是在这个时候,唐军的战斗力开始下降。

边境军队当中,胡人的数量也急剧攀升,最终酿成大祸。

“土地、流民、逃户。”看到这些字眼的时候,李晔笑了。

唐朝之所以垮台,就是垮在财政上。

租庸调制瓦解以后,又搞出了两税法。

粗略的说,就是一年收两次税,税金又分成三份,分别是留地方、送节度使和上供朝廷。

可是,这个比例分成有大大的问题。

节度使一级倒是肥了,朝廷却搞得揭不开锅。

而更脑残的是,制定税法的时候,朝廷居然规定农民必须用铜钱缴纳税款。

在这个金融措施落后的时代,折现的方式就是自寻死路。

果然,没执行几年,就来了个物贱钱贵。

偏偏大和尚们又拼命造佛寺,市场上的铜都成佛像了,这钱就更加金贵。

农民就是卖了所有的出产,也不能完税。

到了这个时候,他们能做的就是逃跑。

人跑了,税却没跑,这户人家欠下的税款,就由他的邻居们来承担。

但到了这地步,还有谁能完税?

最后所有的人都成了逃户,这也就是黄巢起义能一呼百应原因。

“田有了,人也有了,下一步就该改革钱币了。呵呵,照搬天朝建国初期的粮食与货币挂钩政策。”李晔很快又有了法子。

这还是拜流行书《货币战争》所赐,不然李晔这个工科生,还真不知道经济居然能怎么玩。

等到所有的条条框框制定好以后,李晔放下了鹅毛笔。

他又细细的看了一遍所写的一切,然后将那叠厚厚的纸,慢慢的卷成一个筒。

昏暗的大殿,很快变得明亮了。

在门口侍立的小宦官,惊慌的把头探进来。

当他发现这是纸张在燃烧时,又连忙把脑袋缩回去。

皇帝确实不敢拿大宦官怎么样,但要杀他们简直是易如反掌。

所以,小宦官也清楚一个道理,知道得越多,掉脑袋的几率就越大。

“哗!”

李晔拿起一把火钳,拨弄了一下乌黑的纸灰,直到它们变成灰白色,才大摇大摆的走出大殿。

就在这时候,一个人冲到了火炉旁边,伸手在那些纸灰中捞摸着。

“有了。”

很快,他兴奋的叫起来,也不顾灰烬肮脏,伸手将那纸片揣到怀里。

可就在他跑出殿门的一刹,脸上却重重的一记耳光。

“咱家东西也是你个小兔崽子能拿的吗?”

小宦官还没从眩晕中醒来,怀里的东西就被人拿走了。

“刘公公,您……。”小宦官当然不敢抵抗,就是脸上有鲜血流淌,都不敢用手擦一下。

“滚!”那个人掏出纸片之后,耀武耀威的走了。

看着他的背影,小宦官一脸怨毒的说:“等着吧,今天的一切我会十倍奉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