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再提迁都 新(1 / 2)

 不数日,张济收到了郭汜的手书,等看到里边的内容之后,竟然有些怀疑,觉得是他和李傕给自己下的套。于是一面留信使在馆驿歇息,侯发回书,一面派人去打探消息。

又过了几天,细作回来向张济禀报,李傕确实被郭汜所杀,而且全族都已经被推到市曹斩首,现在还弃尸于外。

张济听后又惊又喜,接着稍微一寻思就明白了,如今郭汜独木难支,别说对付刘备,就连应付朝臣、防范段煨都很困难。而自己和他之前关系还算不错,就算是当初翻脸,也和郭汜没什么关系。所以到了这种时候,他第一个就想起来自己这个盟友。

张济想了想之后,就修书一封,约郭汜到华阴相见,如果他也不放心的话,那就重新商量个地方。

两天后,信使快马加鞭将张济的回书送到了长安,郭汜看了之后暗笑,这个张济,什么时候都改不了他那胆小的毛病。

郭汜早就准备好了,也没再换地方,留段煨在长安驻守,自己点齐大部分人马,带着小皇帝刘协往华阴方向而去。

这种迁截天子的行为,让朝臣群情激奋,私下里不住的暗骂郭汜祖宗十八代,但除此之外也没有别的办法了。

而对于郭汜来说,小皇帝就是自己的保命符,就算是背负再大的骂名,也必须将他带在身边。

当刘协离开皇宫的时候,依依不舍的回头朝宫门看了一眼,那时当初王允为了保护自己跳下门楼的地方。如今他已经十四岁,再也不是懵懂不知的孩童了,直到此时此刻才明白,王允是怎样的一个忠臣。

同时,他对死去的董卓、李傕、樊稠,对活着的郭汜、张济,甚至是对刘备、对天下各路诸侯,都生出了深深的怨恨。这种仇恨不住的侵蚀着他的内心,并且不断的生根、发芽。

恍惚了一阵,刘协又看了早已不清晰的宫门,不知怎么的,他产生了一个奇怪的想法,好像离开这里之后,就再也没有机会回来了。

华阴位于西岳华山之北,因此而得名。这里在关中平原东部,南依秦岭,北临渭水,是函谷关通往三秦的必经之道。也是华阴杨氏的地望之所在,如今华阴杨氏最出名的人物,当属太尉杨彪。

此刻正是春意渐浓的时候,从长安到华阴两百多里,宽敞而平坦的官道两旁,树木都换上了翠绿之色,田间也长出了一片片的花草。虽然是生机勃勃,但却一片荒芜,这就是李傕、郭汜、张济治理之下的京兆、弘农,百姓都跑得差不多了,他们又怎么会长久呢?

四天后,郭汜大军临近华阴,这次张济倒没有怀疑。现在郭汜一个人主持大军,无论是军队还是小皇帝,哪样不带在身边,说不好很快命都没了。

张济叔侄早早迎出十里之外。和郭汜见面之后,少不了虚伪的亲热和客套,聊了好一阵子之后,才并辔返回城中。

郭汜也不怕张济谋害自己。因为他心里明白,张济需要自己的谋略,而自己也少不了张济叔侄的支持,大家合则两利,分则两害。

入城之后,他们先给小皇帝准备了个地方,派人严加看管,然后再商谈接下来的大计。

郭汜一个劲的朝张济邀请:“兄弟,一起回长安吧,到时候咱们共同辅佐朝政,必定能够成就一番大业。”

张济让他劝得不耐烦了,实话实说道:“那个刘备可不是咱们能轻易对付了的,留在弘农的话,实在不行还能逃出关外。可要是到了长安,刘备再趁机占据弘农,一旦发生什么事情,我们还能逃到哪去?”

郭汜看了张济一眼,有些防备的问道:“那你是说,让我迁都到弘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