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9 **(1 / 2)

铁器时代 骁骑校 4275 字 2019-10-08

 郭铮伤人的案子就算结了。审理结果和讯问纪录上由两位法官。两位听审官用了印。呈给皇上看。案犯郭铮涉嫌杀妻案被南厂接手。直接押走。赵喧涉嫌辱骂皇亲。押赴天牢候审。

这件轰轰烈烈的庭审终于胜利闭幕。青天大老爷等手下和大理寺办完交接公文。便在欢呼声中走出了衙门。亲切的会见了感恩戴德的百姓们。一个七老八十的老头子。而且是那种土都埋到脖子了随时可能翘辫子的那种。颤巍巍的在儿孙的搀扶下挪过來要给刘子光磕头:“青天啊。几十年沒见过这么断案如神的青天大老爷了。”刘子光赶紧搀扶起老头:“老人家。这都是本官应该做的。身为朝廷命官。为民伸冤是本份啊。”

“青天大老爷请受小女子们一拜。”十來个青楼女子齐刷刷的给镇武伯道了个万福。后面又涌上來几个身材高大的汉子。哗啦一声展开一面横幅“明镜高悬”四个大字还往下滴着墨迹。看样子是刚写好的。刘子光爽朗的大笑道:“父老乡亲们。以后有什么冤屈还是要相信朝廷。相信皇上…”一时间大理寺衙门前人声鼎沸。气氛非常和谐。

南厂这帮瘟神走了以后。曹公公也告辞了。冯青山和徐九经赶紧安排轿子车马。四下联络同僚准备明天一起上本参镇武伯。搭救赵喧。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都察院左都御史赵喧被镇武伯当堂殴打。无故下狱的事情一夜之间就传遍(www.biquwu.cn)了京城。读书人们都为之愕然。然后是极度的愤慨。都察院专纠劾百司。辨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每一个御史都是经过严格考察和选拔了。不仅业务精深。道德上更是个个堪称楷模。能成为一名御史是大明朝每一个读书人的光荣。可是现在他们的偶像居然被一个武人粗暴的当庭殴打。这实在令人忍无可忍。

东林党在行动。都察院在行动。所有的读书人都在行动。一帮大臣都在家里奋笔疾书。国子监的青年学生们也在蠢蠢欲动。如果朝廷不能给出一个满意的结果。那他们就要以罢考來威胁。江南四公子最为兴奋。上窜下跳的联络各省的举子一起行动。基本上除了山东的举子不甩他们之外。其余各地的举子听了侯方域富有感染力的煽动以后。无不积极响应。一场已经在酝酿当中。

朱由校已经接到了三堂会审的结果。郭铮有罪的结果他并不吃惊。吃惊的是郭铮竟然还有另案。赵喧的事情上。朱由校并沒有觉得刘子光的处置有什么不妥。太妃和长公主在民间吃了那么多的苦。朱由校一直心怀愧疚。这段时间变着法的伺候母亲和姐姐……早晚问安。用膳也总在一起。

以前流落民间的时候。皇姐被人欺负也就算了。可是如今已经是堂堂长公主了。居然还要受人 。这口气怎么能咽得下。朱由校才不管赵喧是什么御史不御史的呢。他打定主意。明天有任何替赵喧求情辩解的折子一律留中。

南厂衙门内。大院里一字排开十余个人。刘子光先客客气气的给大家道一声辛苦。然后走到为首一人面前说:“老张。你以后装老人家也要有个度。都快死的老头了还出來看热闹。你觉得象真的吗。自己去门口学老翁走路。什么时候学的满意了再回來吃饭。”

“遵命。”先前在大理寺门口装老人的番子面带羞愧之色的出列去学老人走路了。剩下的人依旧(www.hao8.net)站的笔挺听厂督大人训话。这些男男女女都很面熟。大理寺门前起哄、叫好。造势的就是他们。

“身为一名番子。首先要是一名合格的演员。演员就是戏子。做戏大家懂不懂。神态要自然。表情要比真。动作和语言都要符合你扮演的人的特征……有一位伟大的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经说过。演员不分大小。在我们南厂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是主演。沒有龙套。因为每一个人的任何一点失误都关系到行动的成败与否。今天在大理寺的行动只是小小的热身。并沒有什么危险性。但是如果换做是在北京呢。你们稍微的差错就可能会送掉自己的性命。甚至危及整个行动。所以。加强个人修养非常重要。回头本督找几个师傅给你们开课。解散。”

男女番子们齐齐给厂督大人施礼后然后各自散去。刘子光摇摇头对肃立在一旁的孙纲说:“去找几个江湖骗子來给他们上课。靠戏班子那一套可不行。演什么象什么才是合格的南厂番子。服装道具口音一点错误都不能有。这个事情交给你办了。”

次日早朝。果然大批老臣上书斥责南厂提督的罪恶行径。有几个老家伙更是直言南厂要走原來老东厂的路子。飞扬跋扈。欺凌大臣。有辱斯文。实在是大明朝的一颗毒瘤。他们说的唾沫星子横飞。就是不提刘子光究竟为什么殴打赵喧。他们的意思是武将绝对不能打文官。不管文官犯了多大的罪也只能交给更高级别的文官來处理。

朱由校气的直发抖。他自小跟着太监宫女长大。圣贤书本來读得就少。哪里经得住这些老学究引经据典的狂轰滥炸。而且这些大臣们一心想重演隆庆年间旧(www.hao8.net)事。彻底扳倒皇上。把权力抓在内阁的手中。所以这回找到把柄。众志成城的集中火力进行死谏。朱由校毕竟只是个十六岁的少年。大怒(www.ibxx.com)之下拂袖而去。

大臣们从武英殿追到乾清门。被大内侍卫拦住以后便跪在地上不起來。叫嚣着让小皇帝打他们的廷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