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仁祖反正 中(1 / 2)

 锦衣卫,是一个职能广泛的特殊的军事机构,而其中最主要的是侦查、逮捕、审问、收集军情。锦衣卫不仅仅对国内进行间谍行动,国外同样如此,在万厉援朝战争中就立下了汗马功劳。

而朱由校之所以这次下定决心,要插手朝鲜的内政,也是与锦衣卫有关。

在万历末期明朝尤其是辽东地区,就有怀疑朝鲜早已私通后金。当时还是翰林院检讨的徐光启上疏称“鲜、奴之交已合“,主张派遣大员监国朝鲜,防止朝鲜落入后金手中,但最后因为明朝内部政治原因,而不了了之。

但在半年之前,辽东的锦衣卫带来了一份从密信,让事情变得有趣了起来,信中是一份国书,开头几个大字:“朝鲜国王致书后金国汗殿下”,从那时起朱由校就认为现任朝鲜国王李珲属实是一个孽种,而且朱由校也明白了,大明必须保持对朝鲜的绝对控制。

也是从那时开始,锦衣卫开始与西人党进行了接触,并最终取得了政变行动的主导权。

自壬辰倭乱后,朝鲜5次遣使请求册封李珲为王世子,结果明朝当时正在国本之争,礼部自然不可能同意番邦次子,均以违背长幼之伦为由拒绝。得不到宗主国的册封使李珲政治上缺少合法性,这也是他憎恶明朝的开端。

李珲即位十多天后,就将大部分政敌并将其杀死或流放,并向明朝请封。但明朝坚持认为其合法性不足,要派遣官员调查,甚至一度有大臣提出占领朝鲜,设为郡县的建议。万历三十六年1608六月,明朝派严一魁等入朝鲜调查,李珲以数万两白银赂之,随后才被册封。李珲怀恨在心,关闭了明朝与朝鲜在中江的通商口岸。

在内部,李珲也一直深陷统治危机,成均馆500多名儒生“卷堂“罢课示威,将朝鲜政局矛盾的最后一块遮羞布撕了下来。此后朝鲜大狱频发,李珲深居简出、沉湎女色,除了亲审大逆罪人外极少上朝视事,除了受群臣朝贺的大礼外几乎不出后宫,在位十五年间,召见群臣不过八九次,开经筵不过五六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