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亢龙有悔 重制版(1 / 2)

 (亢龙有悔,出自《周易》,意为居高位的人要戒骄,否则会失败而后悔,后也形容倨傲者不免招祸。)

天启元年三月二十七日,京师戒严。朝堂上的氛围肃杀而又紧张。

“一个人的死固然是个悲剧,但是因为他的错误而牺牲的十万将士,难道就只是一个统计数字吗?”

朱由校站起身来,怒视着下面的臣子。

“袁应泰无才而当大任,终丧辽东并天下强兵10余万,其罪浮于杨镐也!然应泰已用命,不足深苛。事已至此,无需再议。

此役之失败,原因有三:一为前军部队轻敌冒进,而后军指挥畏敌不前;二是各军各自为战,不能同心同德,又互不隶属,对友军作壁上观,朕还真应该感谢他们没有在战场上同时操戈了!这第就是兵事糜烂,边兵都如此,京营与各地卫所如何?朕不敢想啊。如今的军队是到了不得不整顿的地步,这京师与辽东何其之近呐,每思于此,朕寝食难安。下令整顿京营,退朝!”

朱由校所希望的效果已经达到了,在辽东失陷的巨大打击下,没有人敢于做那个出头鸟,正面承受皇帝的怒火,所以他只是稍稍一施压,朝臣们便妥协了,政治是妥协的艺术。

坐在案前,朱由校手拄着下巴进入了思考状态,小太监高永寿在一旁俯身侧立,将茶水放在桌上,这个小太监善于观察,很会伺候主子,很得住有效的欢心。

辽东的简报朱由校已经详细的看了一遍,他知道辽东的失败有自己的一份责任:原本自己还担心袁应泰与熊廷弼意见不合,却被自己强行塞在了一起,可能会导致令出多门、指挥混乱;现在看来,自己是多虑了:当时自己为了能让熊廷弼早日到达辽东,让他从天津乘坐军舰走海路到营口,结果熊老爷子年龄大了,已经52岁高龄,舟车劳顿,大病一场,直到现在才刚刚好转,此前一直在营口修养,所以一直以来袁应泰才是辽东的事实最高指挥!

目前辽东局势已经明了,海州、盖州两卫的失守使明廷在辽宁的势力在事实上被后金分为了两半:辽西地区与营口为一部分,另一部分为复州卫与辽宁右卫地区。浑河一战后,辽兵大都撤往辽西,而突围成功的川浙兵们则大多转进只复州卫与东江镇地区。此次战事虽然损失惨重,但比历史上却要好的很多。

辽东暂时告一段落了,现在的问题主要有四:一是在辽西构筑防线抵御后金,收拾残兵,东部地区依托东江镇等实行游击作战;二是整顿军务,他已经训谕兵部:“国家要文武并用,由于太平日久,视士兵不亚于奴隶,致使豪杰散落。如今边疆多事,天下英雄和朕一样痛心,令有司到山林草泽间(民间)探察,精心挑选将才。”;三则是财政税务问题;而四是要提防近在眼前的四川土司造反

第一个问题并不用太过担心,熊廷弼与毛文龙会处理好的,自己只要提供物质支持并保持充足的信任就够了,王化贞已经被自己以御下不严的名义调任回京听命了,李秉诚、朱万良等支援不利,致使友军失陷,革职查办;朱由校已经对来辽西将门下旨训斥,希望可以起到敲打作用,毕竟他们现在还不是军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