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卷之三雄8(1 / 2)

超级穷人 十二桃 6911 字 2019-10-26

 外卷之三雄8

第十六章执政理念

胤禟能听得此出来康熙的话至少有大半是真情流lù。不是有首歌唱嘛:寻遍了却偏失去,没盼却在手。人生在世不如意者十居**。再者,握在手中的东西不失去通常是注意不到它的珍贵的。人,大多如此。

胤禟正感慨间,康熙又说话了:“在阿玛看来,皇家的子弟注定只有两种人:一种人的人生就是为了燃烧,虽然看起来风光无限,但是那种灼人的痛只有他自己知道;另一种人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别人燃烧,让别人的光芒来照耀他自己。自古以来只要有可能大家都争着去做第一种人,可是这两种人到底哪一种更幸福?哪种人更聪明?老实说阿玛也不知道。可是如今的大清依然四海未平,远没有到马放南山的时候。就算将来天下大定了。要做一个好皇帝,坐江山和打江山相比也并不轻松多少。阿玛作为一个大清皇帝,除了竭尽全力治理天下还有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挑选一个最优秀的继承人。xiǎo九,你站在阿玛的立场上想一想,阿玛应该怎么做呢?”

这一大段话下来,声情并茂确实tǐng煽情的。不过,想要打动从那个煽情泛滥的年代哧溜过来的胤禟还是打错了算盘。当然这也不得不归功于无数部根据康熙九个儿子争皇位而演绎出的无数影视剧,这些影视剧虽然大多数他只看过一鳞半爪,但也足够让胤禟感到心怵不已。他自认这种算计人的本事实在是望尘莫及,而且他也不打算他以后的三十多年的生活沉浸在yīn谋诡计之中。为了一个皇位实在不值得。而且他也知道,要是以他这种看什么都不顺眼的姿态,就算当了皇帝只怕也不会轻松。与人斗,其乐不穷,因此,还是算了吧

康熙实在是有点憋气了。唾沫星子làng费了一大通,这xiǎo家伙愣是油盐不进。不过转念一想,心里又暗乐。xiǎo家伙有大气,这一点像极了自己。而作为一个帝王,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看来只能用最后一招了。康熙深深的叹了一口气道:“xiǎo九啊,你知不知道人怕出名猪怕壮。一个人如果出了名,就会惹来许多莫名其妙的人的妒嫉和事的攻击。所谓树大招风,就是这么个意思了。你要是真想将来只做个闲散王爷,就应该处处藏拙,不显山不lù水才是,可是看看你是怎么干的?xiǎo九,现在在宫里你可是比阿玛都红啊?你想想就算你不想争,可你的那些哥哥们会怎么想?有些事情我不想说,甚至也不想想,但恐怕是避免不了的。你闹得这么欢,还想独善其身,可能吗?你xiǎo子这么聪明的脑瓜不会不明白这么简单的道理吧?”

胤禟被这话击败了。康熙的话说得确实有道理。挫折、挫折啊胤禟感到非常沮丧。做人难啊。想要做一个自由的人更难。他记得曾经看过这么一句话:杀手就应该是默默无闻的,任何一个杀手被人知晓后的代价都将是失败。将自己隐藏在黑暗的mí雾中永不为人所知方是杀手成功的不二法mén。看来,默默无闻并不仅仅是杀手所必需的职业潜质。

还不等他做出反应,康熙又说道:“你大概还不知道吧你额娘最近可是上上下下忙坏了。忙什么呢?忙着拉关系。这个月里她不但往娘家捎了许多东西,还借着机会见了好几位郭洛罗家的大臣。你知道阿玛原来最欣赏你额娘的什么吗?一是不争,二是避嫌,决不主动去粘连接触娘家人。你额娘也是顶聪明的人,心里也明白的很。可是她现在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呢?xiǎo九,这可都是为了你呀”

对于这位便宜老妈,除了愧疚以外胤禟真是无话可说。

“当然了。立储是一件大事,必须慎之又慎。所以阿玛也不会轻易的改弦易张,你也不要什么包袱,在你成年之前,阿玛是不会有什么行动的。毕竟xiǎo时,不甚了了的人也有不少。”

胤禟这下算是明白了。康熙说了一大通等于是暗示他:接替人就是他了,但是他以后恐怕得接受康熙亲自教导了。胤禟心里感到一股恶寒。为什么呢?因为他是一天比一天明白,他和康熙无论是观察事物的角度以及逻辑思维的方式都几乎是截然不同。两人凑在一起恐怕大多数时候只能jī同鸭讲。康熙是一个如此强硬的人,而自己又不想妥协,到最后恐怕不是以彻底闹翻收场,就是以自己的被迫改变做结局。决不会有第三个结果。第一个结果,自己前途未卜,说不定还会连累便宜老妈——宜妃。虽然自己嘴里说不在乎,但心里还是不希望走到那一步的。而第二种结局,等于彻底的mí失了自己,这更不是他想要的。

他斟酌了一下用词,xiǎo心翼翼的说道:“皇阿玛,不是儿臣不想接受您的好意。而是实在无法接受。”

“为什么?”康熙没有料到,xiǎo九竟然还是拒绝了。

“因为儿臣仔细的想过,儿臣的执政理念和皇阿玛完全不同。为了您好、我好,大清好,最好您不但不要选我,而且也不要再和我讨论任何政事,否则会影响您的健康。”胤禟的用词可谓谨慎又谨慎。

“执政理念?”康熙张大着嘴巴愣愣的望着他,嘴里接着又xiǎo声地重复了几遍这个新词汇。这个词汇虽然新,但并不难理解是什么意思。琢磨了一会儿说道:“这、这执政理念除了仁政爱民、富国强兵外,还能有什么?历朝历代不都是尽量这样做吗?你还能有什么新huā样?”

“皇阿玛,您刚才说的是您执政的目的,而不是理念。所谓执政理念在儿臣看来就是处理政事时所要遵循或者依靠的最根本的指导思想。”

康熙被他说得有些绕了,于是问道:“那你的执政理念是什么?”

“实事求是。”胤禟不假思索的回答道。

“不冲突、不冲突,阿玛的执政理念也是实事求是。”康熙笑呵呵的拍着巴掌:“差点被你绕过去了。阿玛曾经多次对下面的大臣们说:做官只要做到两点就是一个好官。一是说实话,二是办实事。你看我们不冲突吧”

“皇阿玛,您说错了。您的执政理念不是实事求是,而是两个字:尊孔这两种理念从根本上来说是互相矛盾且不可共生的。”胤禟咬咬牙,无奈只好干脆把话挑明了。他觉得有些话早说比晚说要好。

第十七章儒学

康熙自xiǎo学习汉学。而他自认为最得意的政绩之一就是通过尊孔崇孟收复了大批汉家士子之心。虽然他早就知道xiǎo九对于儒学很有看法,可是没想到意见这么大。他不禁深深的皱紧了眉头。他深深的知道汉文化流传至今已然是儒一家独大。要想汉人归心就必须推行儒文化,否则必定举步维艰。再则自唐开科举之后,除了méng元之时短暂的中断,历朝历代哪一家不都是用的儒生为官?如今不要说汉人了,就是满人之中那些有才干之士又有哪个不是熟读孔孟之人?如果不用儒生,偌大的天下又可以用什么人来治理呢?再说大清的属国之中例如朝鲜、安南、琉球等以及邻国日本那都是推崇儒学的,大清之所以能够这么快受到认同,不得不说尊孔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如果改弦易张,会出现什么后果,康熙不知道。但他知道有时候文化的力量是很可怕的。

不过,康熙还是耐着xìng子问了一句:“儒学源远流长,博大jīng深。一个人穷其一生恐怕也无法钻研通彻。你又研习了多少,敢放如此狂言?”

“皇阿玛,儿臣所知不多。因为人的一生实在太短暂了,儿臣实在没有多少时间来làn禟笑呵呵的一句话气的康熙的胡子翘的老高:“皇阿玛,您先别生气。儿臣之前就说过了,儿臣的执政理念乃是实事求是。实践乃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xìng,如果说儒学之中全是糟粕,的确有失公允。但作为治国家来说,儒学实在是糟糕的不能再糟糕的治国思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