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交换(1 / 2)

 林瑾沐浴着夕阳,站在船头眺望着两岸,入目之处郁郁葱葱,生机盎然。

王基站在林瑾左侧,感慨道:“江南水乡着实令人羡慕啊!若是陕西有这么多的河流湖泊,何至于时常闹旱灾啊!”

今天交换人质,本来不需要王基跟着,他执意要来,以免回头被贾琏说不够朋友。

林瑾随口问道:“打井很困难吗?”

“打井没多难!”王基摇摇头,苦笑道:“只是多年战乱,能选出好井位的大井匠屈指可数,大都是学艺不精的小井匠,经常劳民伤财却白忙一场。”

林瑾了然,打井是个技术活,可不是随便挖个洞就有井水涌出。

“回头我问问父亲,看看能否帮承基兄从富顺(自贡)那边聘请几个大井匠。”

一千六百多年前,富顺就开始开采井盐,肯定能找到技艺精湛的大井匠。不过这样的顶级人才很少会外流,哪怕陕西布政使王钊亲自去请也很难成功,林海是盐道衙门的高官,和富顺那边是同行,权力又极大,聘请这种顶级人才相对容易一些。

王基大喜,拱手道:“多谢林贤弟,此事若成,陕西百姓必定会记着你的恩德。”

林瑾笑道:“何必这么客气啊,陕西也算是我的第二家乡。”

王基一拍额头:“哎呀,我都忘了你还有个‘终南山小神医’的雅号呢。”

二人说笑了几句,远处的左岸高处出现了一个废弃的亭子。

果然如王羡所说,亭子四周空旷,从亭子通往岸边的木栈桥已经残缺不全,周围杂草丛生,显然很久没人来这里了。

“慢慢靠向岸边,小心点。”

亭子后面的山丘后出现了两个人,向着船上张望。

林瑾看了一眼那两个人,回头喊道:“赵百户,请王绾上来。”

船舱门帘随之掀开,赵正泽先出来,王绾和王义随后也跟着出了船舱,一起来到了船头。

王绾的脸色有些苍白,不过气色很不错。

山丘上那两人看到王绾,立即转身离去。

林瑾对王绾微微一笑,换来的是一声冷哼和一个后脑勺,这让他到了口边的话都说不出来了。

赵正泽看了看林瑾,又看了看王绾,心里叹了口气,他是真的不想跑这一趟,却硬被林瑾拉来了。若是不来,还可以假装不知道此事,如今想装聋作哑都不行,必须向圣上密折禀报,也不知道林瑾到底怎么想的。

王基目不斜视看着江面,之前他也被王绾的相貌震惊到了,不过知道此女的身份之后,他根本不想扯上任何关系。

林瑾他们乘坐的是平头方尾内河船,中等体型,吃水不深,逐渐靠到了岸边,水手放下了木板。

这时王羡从山丘后走出来,身后跟着两个壮汉,其中一人肩上扛着昏迷不醒的贾琏。

赵正泽和两个绣衣卫高手先下船,警惕地盯着王羡他们。

林瑾对王绾做个手势,微笑道:“王姑娘,请吧。”

王绾沉默地上了岸,回头盯着林瑾,冷冷道:“此仇必报!”

林瑾淡淡道:“随时恭候!”

王绾闷哼一声,狠狠一甩衣袖,快步向前走去。

赵正泽三人急忙跟上,把王绾围在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