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四川之行》(1 / 2)

王风松游记 王风松 0 字 2022-03-09

 四川之行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鱼凫,开国茫然!尔来四万八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当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龙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盘盘,折萦岩峦。

扪参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游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望长咨嗟!”

李白的《蜀道难》是我最爱读的一首唐诗。多少年来梦想旅游四川去领略一下蜀道之险、蜀峰之危,蜀景之秀。

二0二一年四月十八日,我和妻子二姐夫妇登上济至成都的客机。时五日,游览了都江堰景区、黄龙景区、寨沟景区cd区。

四月十日都江堰景区

十日,天气阴沉,我们在下榻的宾馆吃过早餐,乘坐旅游专车前距cd里几十公里的都江堰,去游览古中外闻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成都平原号称“天之国”,但在古代却是一个水旱灾害十分严重的地方。这种状况大概是由岷江和成都平原的自然条成的。

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大支,经的四川盆地部,发源于四川与甘肃的岷山麓,分为东源和源,东源出自弓杠岭,源出自郎架岭。两源在松潘境内漳腊的无坝汇合。向经四川的松潘县、都江堰、ls,在yb汇入长江。岷江有大小支90余条,主要水源来自山势险峻的右岸,大的支都是由右岸山间岭隙溢出,雨量主要中在雨季,所以岷江之水涨落迅猛,水势湍急。

在古代当岷江洪水泛滥,成都平原就是一片汪洋;一遇旱灾,又是赤地里,颗粒无。岷江水患长祸川,鲸吞良田,侵扰民生,成为古蜀国生存发展的一大障碍。

战国时,刀兵峰起,战乱纷呈,饱战乱之苦的人民,渴望中国尽快统一。经过鞅变法革的秦国国势日盛,秦国当权者醒认识到巴、蜀在统一中国过程中殊的战略地位,“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在这一大背景下,秦昭王天文、识地理、隐居岷峨的李冰为蜀郡守。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秦国蜀郡守李冰和他的儿子,吸前人的水经验,率领当地人民,主修建了著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的体规划是将岷江水分成两条,其中一条水引入成都平原,这样既可以分洪减灾,又可以引水灌田、变害为利。主体工程包括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进水口。

宝瓶口引水工程成后,虽然起到了分和灌溉的作用,但因江东地势较高,江水难以入宝瓶口,为了使岷江水能够顺利东一定的量,并充分发挥宝瓶口的分洪和灌溉作用,修建者李冰在开凿宝瓶口以后,又决定在岷江中修筑分水堰,将江水分为两支:一支顺江而下,另一支迫入宝瓶口。由于分水堰前端的形状好像一条鱼的头部,所以称为“鱼嘴”。

鱼嘴的建成将上游奔的江水一分为二:边称为外江,它沿岷江河雨顺而下;东边称为内江,它入宝瓶口。由于内江窄而,外江宽而浅,这样枯水季节水位较,则成的江水入河床的内江,了成都平原的生产生活用水;而当洪水来临,由于水位较高,于是大部分江水从江面较宽的外江排走,这种自动分配内外江水量的设计就是所谓的“四分水”。

为了进一控制入宝瓶口的水量,起到分洪和减灾的作用,防止灌溉区的水量忽大忽小、不能稳定的情况,李冰又在鱼嘴分水堤的尾部,靠着宝瓶口的地方,修建了分洪用的平水槽和“飞沙堰”溢洪道,以内江无灾害,溢洪道前修有弯道,江水形成环,江水超过堰顶时洪水中夹带的泥石入到外江,这样不会淤塞内江和宝瓶口水道,故“飞沙堰”。

在李冰父子的组织带领下,勤劳智慧的蜀民服重重困难,经过八年的努力,终于建成了都江堰这一工程。

我们首游览的的是二王庙,位于岷江右岸的山坡上,前临都江堰。原为纪念蜀王的望帝祠,齐建武时祀李冰父子,为“崇德祠”。宋代以后,李冰父子相继皇帝敕封为王,故而后人称之为“二王庙”。庙内主殿分供奉有李冰父子的塑像,并珍藏有水言、诗人碑刻等。建筑群分在都江堰渠首东岸,规模宏大,局严谨,地极幽。二王庙分东、两菀,东菀为园区,菀为殿宇区。全庙为木穿逗结构建筑,庙寺全依靠自然地理环境,依山势。我觉得,二王庙景点是古典建筑与自然景观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