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章、尘埃落定(1 / 2)

残花泣红 沉默也醉 3916 字 2019-09-08

 小沙弥禀过师父,李意进到偏殿,见到了方丈大师,说明来意,要落发为僧。

方丈合掌,说:“人生在世,难免遇到挫折,佛家并非逃避现实的场所。虽然佛家寺院似在红尘之外,其实仍在红尘之中。施主请三思。”

竟理也不理,径自出门。

李意跪在门口说:“弟子心意已决。”

如果你真的想做成一件事,只要肯坚持,就一定能完成。

李意心中没有杂念,心如静水。

他对自己说,不是逃避。只想为玉奴真正讨一个平安。他没有放弃,月珠和灼儿,已经安排好了。

可是心底滑过一丝震颤,他不能自已。

终究,不过是为了寻求自己的心安。既然只有这么一条路,无可坚持,就把最后的坚持坚持下去。

方丈面无表情,宣布说:

大德僧听,是李意从虚义求剃发,若僧时到,僧忍听,李意从虚义剃发,白如是。

方丈落座。大众依顺序走进内堂。方丈拈香礼佛。唱香赞。登座。

有僧引李意至方丈前行礼。拜师毕。说:夫以儒敦事父。唯重于成身。释制依师。务存于学道。四仪轨度。籍此以琢磨。五分法身。因兹而成立。理须竭诚事奉。克志陈词。恐汝未能。我今教汝:大德一心念。了为今请大德为和尚。愿大德为我作和尚。我依大德故。得剃发出家。慈愍故。

方丈道:今日为你作剃发和尚。

李意以师礼请方丈坐。只听方丈又说:夫以厌处凡流。欣参宝位。将欲剪除于俗态。理宜警策于蒙心。今为汝请你地师兄了空作剃发阿梨。汝当专秉一心。恭陈三请。随我道:大德一心念。我(了为)今请大德为剃发阿梨。愿大德为我作剃发阿梨。我依大德故。得剃发出家。慈愍故。

李意照念。

(了空)阿梨说:可为汝作剃发阿梨。所有教示。须当谛听。

阿梨又说:出家之人。虽高超俗表,为世福田,礼越常情,不拜君王。不拜父母,然父母生汝,养育恩深,汝当起立,专精拜辞,此之一拜。谓最后拜也。

众人一起念阿弥托佛,李意脱下俗服、穿僧服。一起唱喏:流转三界中,恩爱不能脱。弃恩入无为,真实报恩者。

众僧长跪合掌。阿梨唱喏:毛发等者。虚幻不实,早生厌患。脱离生死。三世诸佛,不说在家成道。历代祖师,阿谁行染度人,所以佛佛授手,祖祖传心。不染世缘,方成法器,上酬四重之恩,下济群生之苦。今已辞君亲,拜别父母,归投三宝,为佛弟子。

阿梨说偈:善哉大丈夫,能了世无常,舍俗趣泥洹,希有难思议。

阿梨又对了为说:汝当端身合掌,至诚作观,礼拜十方佛。

方丈道:“归依大世尊,能度三有苦,亦愿诸众生,普入无为乐。”

阿梨以香汤灌顶,引了为到方丈面前,长跪合掌。

方丈说:善男子,斯时诸缘具足,此乃旷劫多生之善因,非今朝偶尔之侥幸,汝当愈加深信,生大欢喜。

和尚问了为:“今为汝剃去顶发可否?”

了为回答:“可以。”

方丈为了为落发。

长长的辫子,剪掉。六根清净。接着剃去细小毛发,众和尚同唱出家偈:毁形守志节,割爱无所亲;弃家弘圣道,愿度一切人。

了为站起来,方丈把一领袈裟授与他,穿戴完毕,复还和尚,如是三次。方丈道:“大哉解脱服,无相福田衣,披奉如戒行,广度诸众生。”

了为长跪合掌,阿梨教导他:“今且为你受翻邪三归,你当志诚归向。从今以后,尽此形命,誓依佛为师,誓学法藏,誓同僧海。尽形寿,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你既出家,当依出家法,修出家行,当依良师,习学正法,勤求解脱,切莫作恶破戒,滥污僧伦,自增苦业。常记此语,以自策勤。”

尘埃落定,李意法号了为。

张藏带着玉奴经过武汉的黄鹤楼,又去了武当山。

武当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四大道教名山之一,与峨眉山、青城山齐名。

武当山风景兼泰山之伟、黄山之奇、雁荡之幽,北宋大书画家米芾将之誉为“天下第一山”。它融独特神奇的自然风光、宏伟玄妙的建筑、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和武当武术为一体,素有“举世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之誉。

武当山大顶(天柱峰)海拔1612.1米,拔地而起,巍峨高大。大顶两侧峰林近东西向一字排开,大顶之东,峰坡西陡东缓;大顶之西,峰坡东陡西缓,形成两侧群峰向大顶朝拜之势,即古诗所称地“七十二峰朝大顶”。

坐落在武当山主峰一天峰柱上的金殿,是我国最大的铜铸鎏金大殿,建于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殿高55米,宽58米,进深42米。殿内栋梁和藻井都有精细的花纹图案。藻井上悬挂一颗鎏金明珠,人称“避风仙珠”。

山上,张藏对玉奴说:“玉奴,我们打个赌可好?”

玉奴微怔,问:“怎么赌?”

张藏伸手一指,说:“我们一直朝前走,走两百步,如果能寻到下山的路,我听你的。如果寻不到,你听我的。”

玉奴想,这倒也有趣,只是不知道张藏有什么打算。点头,算是同意。两人并肩朝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