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人的需求(2 / 2)

闯王李自成新传 老茅 4907 字 2019-10-04

封赏完毕,李鸿基就带着一行人上了火车,众人是第二次坐火车,没有了第一次的兴奋和好奇,上了火车就坐了下来,彼此谈笑着这两日在商洛的见闻,火车在天黑前刚好平稳的回到了西安。

第二天,皇帝就打发周凤梧、顾君恩、洪承畴等没有跟随皇帝一起到商洛的重臣乘火车到商洛考察。等周凤梧他们回来后,李鸿基将周凤梧、顾君恩、宋献策三人召集起来,含笑的问着他们三人:“诸位爱卿都到商洛看过,不过各位有何感想。”

三人互相交换了一下眼色,周凤梧首先发言道:“回皇上,臣等大开眼界,许多事物都是闻所未闻。不过……”

李鸿基见周凤梧吞吞吐吐,奇道:“不过什么?有卿有话请讲。”

周凤梧道:“臣也说不上,只是感觉日后真如皇上所说地发展,民心将会大变,先贤所说的民各安其命将不再出现,反而是人人陷入追求金钱财富之中不可自拨。”

李鸿基默然,社会的发展肯定会打破百姓纯朴的思想,象以前地鸡犬相闻,老死不往来的情况不会再有。

宋献策也道:“商洛的各种研究,想的都是如何用机器代替人力,若是一一实现,臣怕以后百姓再也不用做事即可坐亨其成,人若得闲,则容易胡思乱想,人心思变,朝庭再难予教化。”

子曰有教无类,又道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但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教育从来就是贵族的专利,所谓上品无寒门,而隋首开科举之后,寒门子弟才有挤身于朝堂之列的机会,却远没有达到有教无类。

而下一句更是被窜改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明显和孔子的思想相驳,却被后世的朝庭奉为金科玉律,天子牧民,即然是放牧,自然不用告之羊群太多东西。

而一旦火车通向全国,机器大量应用,土地再也不是百姓的束缚,朝庭要想轻易控制百姓的思想就成为不现实之事。

正是有上面的考虑,眼前的三个重臣非但没有李鸿基所预料的信心百倍,反而是显得忧心仲仲,李鸿基却清楚,以后的发展是不可逆转,自己如果要阻止那就只能落在别人后面,落后就要挨打,那反过来说是不是先进就可以打别人。

李鸿基自嘲着笑了起来,三人都愣了一下,顾君恩开口道:“皇上为何发笑?”

李鸿基道:“三位爱卿可知道人有五种需求?”

三人同时摇头,李鸿基将后世马斯洛提出了箸名的五种需求理论提出来:“第一种首先是生存需求,活着就是生存,人活著,需要呼吸、吃饭、生育、看、听以及感觉,第二种就是安全需求,百姓希望自己不受威胁不被伤害,只要朝庭能满足这两种需求,一个王朝就能延续下去,这两种需求称为基本需求。”

周凤梧、宋献策、顾君恩听是缓缓点头,这两种需求简单易懂,换而言之就是要百姓有饭吃,有衣穿,没有兵荒马乱,吏治能够清明,作威作福之人能够受到朝庭律法的惩罚。

能满足这些要求当然是一个朝庭能够长治久安的保证,这两种要求恐怕只要在盛世才可得到,没想到只是最基本的需求,而后面还有三种之多。

三人都急盼着皇帝往下说,李鸿基不负所望:“第三种就是社交需求,人人都要有交往,要有自己的圈子,夫妻、朋友、同僚都是社交需求的体现。”

这种需求也好理解,周凤梧追问道:“万岁,那第四种呢。”

“第四种就是尊重需求,被他人尊重,人往高处走,水往低走流,没有人不希望自己被人尊重。”

“第五种就是自我实现需求,做自己想要做的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为千古美谈,就是体现了第四和第五种需求。”

听完皇帝所讲的人的五种需求,三人心头若有所悟,周凤梧问道:“皇上圣明,自古人心皆然,只是皇上所说的五种需求和商洛的各种机器研发和何关朕?”

其余二人也目光炯炯的看着皇帝,李鸿基点头:“当然有关联,你们说说,有哪一个王朝能够一直满足百姓的前两个需求而灭亡的。”

中国历代改朝换代除了宋,那一代不是伴随着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宋不亡于农民起义,却亡于外族入侵,自然也没有满足人们的安全需求,三人想了想,都是摇头。

宋献策道:“臣明白了,有了火车,有了大炮,我朝可以打造出强大,快速的军队,有了各种农机,可以使百姓轻易吃上饱饭,满足百姓的前二个基本需求。”

李鸿基点头:“这还不够,人的是向前的,满足了前面二个需求,朕还需要满足百姓后面的三个需求,使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人人都能做自己想做之事,朕不期望大唐能够千秋万代,只希望大唐尽可能长时间的延续下来,当然后面的三个需求一时难予做到,可能也永远做不到,但我们要知道努力的方向,才不会茫然无措。”

说到激动处,李鸿基不由站了起来:“这将是一个全新的世代,三位爱卿可愿助朕一臂之力。”

“愿为万岁效死。”周凤梧三人对视了一眼,伏地而跪,这已远远超过圣人描给的大同世界,若真能如此,他们也必能清史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