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血色密林(2 / 2)

未知生物的尾部如同蜜蜂一样伸出一枚刺针,轻松的刺透了我的额头。

没有任何的疼痛感,只是觉得又冰又麻,双手本能的朝着头上的未知生物抓去。

一无所获!

这生物早就退走了,到底是什么种类的生物,竟然有着如此快的速度。

而且没有发出任何声音就能遁走,这身体构造可以说非常完美了。

如果能研究出这种生物的身体秘密,对人类来说将会是一种巨大的进步。

思绪至此!

冰冷的感觉渐渐的弥漫至全身。

来不及考虑其他,我快速的从挎包里拿出了个注射器,对着脖子上的大动脉打了下去。

这是分类学家随身携带的解毒血清,可解世上百分之九十的毒素,也不知道能不能祛除这种生物的毒素。

很快我就失望了,恐惧涌上心头。

我知道,我完了!

全身器官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衰竭着,很像一种绝症造成的结果。

“渐冻人症!”

世上五大绝症之一,得了这种病的人没有治愈的可能。

意识渐渐远去,大脑也萎缩了吗?

“这倒是快啊!”

“希望有人能够发现我的照相机,将这种生物公布出去,也算为人类做了贡献了吧,就是有些不甘心啊!”

意识到这里就失去了,不知道过去了多久,当我再次醒来的时候所有的一切都变了。

一片细密的鳞片中,整整齐齐的排列着几百枚卵,一双小眼睛冲破了卵囊,随机如同连锁反应一样,几百只小眼睛陆陆续续的冒了出来。

所有的卵在同一时刻孵化了出来,一起打破了它们的外衣,本就不大的空间一下子被这出生的小生命挤满了。

它们近乎狂热的爬动着,似乎很兴奋,急切的想要冲出这细密的鳞片空间。

只有角落里的一个小生命没有任何的动作。

“这里是螵鞘!”

“我这是重生了?”

小生命似乎很惊讶,作为一名分类学家对各种生命的孵化诞生都是有研究的,只是一眼就可以断定这空间是一种桑螵鞘的内部。

这是一个母亲为它们筑造的巢穴。

造化弄人,研究了一辈子的生命,没想到这一世竟然重生成虫,而且还是一个孤独终生的杀手,螳螂!

凭着记忆中的知识,我明白螳螂一生注定坎坷,从出生就没有父母,一出世就会面临难关,只有度过难关才有资格存活。

螵鞘外肯定是危机四伏,因为出去后就会遇到螳螂若虫的第一个大敌,蚂蚁!

如果不出去的话,几十分钟之后就再也没有机会出去了。

刚出生的螳螂若虫身体很软,遇到风后才会慢慢变大变硬,而螵鞘的出口又很小,一旦体形变大就意味着会被堵在螵鞘中,活活的饿死。

几百只螳螂若虫根本不具备任何的智力,凭着本能发狂的向外冲去,迎接他们的很可能不是新生,而是灭亡。

这种情况就算我们是同族也无法帮忙,只能看运气,活下来多少是多少。

当然,还有一点螳螂是互残的,若虫前期很难找到食物只能互吃,几百若虫最后活下来的很可能不足十指,自然法则谁能逃脱!

感受到渐渐硬朗的身体,我随着若虫大队爬了出去。

钻出螵鞘没有做出任何停留,费力的向一边爬去,远离出口才是对的。

残肢断臂铺了一地,几十只成年黑蚁在螵鞘出口肆虐。

螳螂的每只复眼都是由一千多个小眼睛组成,我现在还不太明白复眼的优点,而且只能看清半米的距离,也不知道远处有没有更多的黑蚁存在。

黑蚁食量极大,常以各种昆虫的幼虫为食,好在这黑蚁视力较差,甚至有些是全盲。

如果能给螳螂若虫半个小时的适应时间,黑蚁也只能乖乖的逃跑。

不过黑蚁的螯牙异常坚硬,凭着敏锐的嗅觉将刚爬出来的小螳螂撕的粉碎。

再以咀嚼式口器进食被撕碎的小螳螂。

经过黑蚁的肆虐,小螳螂损失严重,但还是有一部分成功逃脱了。

谁能想到昆虫界未来的刽子手,令蝗虫闻风丧胆的可怕妖魔,在呱呱落地时却被蚂蚁吃掉。

远离了螵鞘,身体经过风的侵袭渐渐的硬朗起来,头部变大了少许。

前方逃过黑蚁侵袭的几十只小螳螂,没有任何意外开始残杀起来。

它们需要进食,需要能量让身体生长。

腹中空空

饥饿的本能驱使着我参与进去获取食物,但我的意志却不允许,昆虫的血液是冷的,而我的意志是热的。

我明白这就是自然的法则。

雌螳螂一次性产这么多卵,本来的目的就是让他们彼此残杀,只有强者才能生存下去,被吃掉的则是母亲留给强者的食物。

艾氏树蛙不是这样吗?雌蛙等卵孵化成蝌蚪后会继续产卵给蝌蚪当食物,又如同男人一次可以射几亿个精子,每一个都是一个生命,但卵子只有一个,没有得到卵子的精子只有死亡。

生命本就是竞争,从没有成孕的精子到互相残杀的螳螂,看来虽然不一样但道理却相同。

而我现在做不到,我需要时间适应残酷的自然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