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一刀一刀慢慢来(1 / 2)

 毛文龙提出的条件到底有多么苛刻其实众人都并不关心,因为皇太极需要只是等待大凌河援军地抵达的时间,而毛文龙需要的,只是给皇太极时间能够把大凌河的守军调走。

这当然不是毛文龙的意思,实际上朝堂中有不少人都认为只要把关外满人打服就行了,可崇州却力排众议,并不支持这一点,而是要求要将后金完完全全的消灭,直到把整个关外掌握在华夏手中为止。

所以大明与后金之间绝对会有一场决定最后胜负的大决战,而在这场决战到来之前,双方的一切交锋都将围绕着消弱对手这一关键核心展开。

降伏蒙古、烧毁盛京都不过是崇祯一系列攻击手段中的一环而已,现在前两步都已经走完,下一步也应该继续了。

大凌河曾经是明军的绝对防御区,在这里大明耗费海量人力物力修建了成片的堡垒与防御设施,如果按照预想的状态使用的话,这里将会成为后金望而生畏的绝望之地,可实际上在历次战斗中,大凌河的守军们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弃城而逃,导致大量堡垒和防御设施落入敌手,最后再被一把火焚毁了事。

在当年后金处于战术进攻阶段时,这些堡垒后金的处理手段是直接摧毁,但随着崇祯上台,大明开始整体向好,几次交锋均落于下风后,后金万般无奈下不得不想办法重新启用了大凌河防线。

只不过这回大凌河从抵御后金变为了保护后金。

依靠着大凌河数目庞大的防御设施废墟,后金很快的在这里修建起了大量防御建筑,再配合后金精锐的八旗兵,大凌河防御力量实际上并不弱,如果后金愿意,在这里与明军打一场大规模的防守战都不是不可能。

而且大凌河的存在也的确起到了遏制明军监视明军的作用,崇祯如果想要对后金全面动兵的话,大凌河是无论如何都一定要铲除的。

所以崇祯授意毛文龙放走了皇太极求援的信使,让大凌河的守军放弃他们守卫建设多时的阵地。

大凌河!

一条长河蔓延极长,两边满是荒地,但每隔一段距离却又有一座烽火塔,身后不远处还有连篇的小型堡垒存在,仔细看还能看见上面有着几门型号各异的小炮。

而在河对面,一片红色大军安静的列队,等待着自己长官下达过河的命令。

袁崇焕远离大队人马,带着自己的护卫与随从站在大河边,寒冷狂风带来河水的冰凉,吹的人精神一振,袁崇焕裹着披风,默默注视着眼前一幕,对峙日久的大凌河防线此时已经空无一人了,留守的数百包衣兵在八旗调走后的第二天就自己吓自己的逃跑了,此时被后金精心修复的大凌河再一次毫无遮拦的暴露在他的敌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