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进军(1 / 2)

 十二万人所在的大营连绵数十里,其中人声鼎沸,一些骑士不时穿过人群,而后方运粮车队一望无际,源源不断的将粮食、武器、甲胄、药品运进大营。

现在的军队不仅仅如同以往那般只是单纯的让士兵聚集到一起,还分出了后勤部门和野战医院,这只新军的士兵虽然绝大部分都是南方人,但在更加潮湿、雨林密布的东南亚边境,还是有不少人生病,而野战医院此时就成了士兵们的救命稻草。

吴三桂抵达前线的第一时间便是查看了野战医院,军营修建的科学合理,水分都被排了出去,营地内至少要干燥些。

野战医院修建的是半永久结构,木头加帆布的建筑及方便又坚固。

军医长官陪同着吴三桂,详细的讲解:

“吴帅,现在医院内共有病号两百多人,较之以往减少了近一百人,治愈返回前线的士兵约有三千人,因为有许多经验老道的军医,加之后方药品充足,到目前为止仅有一人因为病情严重而死,死去的那人还是一个北人!”

一听因为环境居然击倒了三千多人,吴三桂眼皮一跳,他看了看周围,虽然士兵们生了病,但都被照顾的很好,几乎每一个士兵都有整洁干燥的床位,每个人也会定时接受军医的检查,士兵们虽然生病,但精神却很好。

见此吴三桂满意的点头,在饭桌上,崇祯便不断提醒吴三桂小心当地的环境和天气,东南亚潮湿的环境造成的减员说不定会远远高于战斗减员,面对崇祯的提醒吴三桂没有不以为意,而是十分放在心上,好在军队提前了半年过来适应环境,又大部分都是南人,所以现在绝大部分士兵都具有了一定抗性,倒不至于成片倒下。

吴三桂随后又巡视军队的其他方面,不管是步军还是骑军又或者炮队,都已经做好了完全的准备,就等待着进攻的命令,而参谋们也已经详细的制定好了所有计划,虽然实际战斗时这些计划几乎都会被推翻,但没有计划是万万不行的。

吴三桂确保了所有环节都没有问题,终于放下心来,他虽然年轻,可并不莽撞,实际上吴三桂在出门前家中亲人都对其做出了百般提醒与指导,吴三桂也都接受,所以指挥起来倒也可圈可点。

在最后一次进行了会议后,吴三桂定下了明日凌晨发起全面进攻的命令。

赵小二是一名新军士兵,他最早是一名四川军户,随着崇祯军改,卫所制度被全面取消,他们也被解放了出来,绝大部分人都选择了回去做农民耕田,但他赵小二还是选择了留着当地卫所军中,并在半年的时间里被逐渐改编为整编军,这一次的对安南用兵,云贵川三地的不少整编军经过集训选拔,编练了十营新军共计四万人,而赵小二,就是这四万人中的一员。

围坐在自己的营房里,只从入秋后,即便是东南亚雨水也变得稀少起来,没有了夏季那连绵不绝的暴雨,空气也变得稍微干燥些,赵小二和自己一个小旗的战友正在休息,不少人围坐在一起下象棋,还有一些人则是在一旁保养武器或者给家里写信,只有极少的一部分人在一旁看书。

在新军之中搞夜校可是崇祯的军改的头等大事,别的不说,这几年因为新军的缘由,大明国内出现了完全不同于传统中国学子的新的知识派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