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御前争论(1 / 2)

北庆朝歌 一颗李子 0 字 2022-02-26

 一个外戚公主都吃准了盛帝想要息事宁人,两位日日环绕其左右的亲王岂能猜不到?

盛英盈心下一沉,这两位深知盛帝不打算深究,却仍摆出一副不弄死对方誓不罢休的剑拔弩张之态,这是决意要鱼死网破吗?

也对,事情都闹到这个地步了,谁还稀罕息事宁人呢?

一抹稍见弧度的浅笑微勾于嘴角,随即又隐没于这位外戚公主的面无波澜之下。

康王负手而立,从踏入这间宫殿以来,他俊朗的五官就一直被一层薄笑面面俱到的包裹着,任谁见了,都要以为他与殿中所议之事毫无瓜果。

直到他注意到盛英盈嘴角那抹浅笑,英俊的五官蓦然有了僵硬的迹象。

都这个时候了,她怎么还冷静得下来?这不发一言的态度难道是对奕王仍抱存幻想?

那双幽眸从事不关己的悠闲瞬变成疑惑丛生的不甘,最后剥离出一丝阴狠滑向了奕王。

奕王从小到大,顺风顺水,虽也偶有惹恼盛帝的时候,却到底不曾被盛帝在人前这样劈头盖面叱责过,委屈、耻辱、羞怒一股脑的冲上头顶:“父皇!”多层情绪夹击之下,声音颤抖出了哭腔,他又是匍匐着跪于殿中,头还磕得砰砰响,给人受尽苦楚之感:“圣贤书云,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儿臣虽为人子,但更是臣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倘若父皇不信儿臣,儿臣情愿以死明志,也不想父皇误会儿臣是一包藏祸心的奸佞之徒。”

以死明志,倒真敢说。

盛英盈听得心里阵阵冷笑。

康王对奕王惺惺作态的哭诉同样不屑一顾,可不屑一顾也阻止不了盛帝逐渐回暖的心意。

眼看着盛帝怒眉已有舒展之意,肝火难消的眼中蹁起一丝怜爱,康王便知盛帝的天平开始向奕王倾斜,不禁大为恼火,但脸上却仍装得无关紧要,心无波澜。

论伪装技巧,他是一点都不输自己的弟弟。

盛英盈暗道一声,目光转向宝座上的盛帝。

多年以前,镇国公府一位老仆人在旧事重忆中提到的盛帝,永远是那个皮肤不细腻白皙,脸型又缺少些他太子哥哥柔美的小皇子。

“初一看,五官棱角柔善不足,蛮毅有余,面相过于凶狠,总让人心生一丝寒意。”

可谁又想得到,横穿老仆人一生的凶狠面相最后竟败给了岁月,竟被化腐朽为神奇的和善起来。

这份和善,初显于盛帝而立之年。

适时,帝王蛮毅的棱角开始露出被光阴打磨的温度,一如凶悍脱去了凶悍的外衣,终不再一味的让臣子们望而生怯。

尔后,是牙牙学语的徽澜成长为北庆宫中最顽劣与骄纵的小公主,帝王与生俱来的戾气与锐利愈发少去,时时露出为人父的慈爱。

说不准这种慈爱究竟是好还是不好,但对眼下的奕王来说,无疑是再好不过的。

“你这孩子……”看到奕王额角上若隐若现的红色印记,那颗坚硬冷酷的帝王心顿是冰雪消融,彻底软了:“朕没让你跪,你跪着做什么?”柔善的语气如同老皇帝不再健硕的身体,失去了年轻气盛时该有的攻击性。

“儿臣跪父皇,甘之如饴。”

“你的孝心,朕明白。”盛帝软绵绵的坐回到软榻上:“起来吧,起来回话。”

“谢父皇。”如得特赦般,奕王又磕了个响头,方从地上爬起来。

盛英盈看热闹的目光骤然一冷,巧言令色。

盛帝眯了眯眼:“你说你这孩子,父皇不过是严厉了些,你至于怕成这样?”半是责备半是怜惜:“额头都破了,还是宣太医进来瞧瞧吧。”

“父皇,儿臣无碍,不必劳烦太医。”奕王受宠若惊的拱拱手,一副心虔志诚的样子:“父皇仁慈,儿臣怎会惧怕父皇?儿臣这般全是出于对父皇的敬仰之心。”

在众多华丽的辞藻中,“敬”可算权利世界最稳妥又最漂亮的恭维。

盛帝神情愉悦的点点头:“父皇知道你是所有孩子中最耿直的,说话做事才不免会得罪人,这是你的缺点,但也是你的优点,你无须为此太过自责、内疚。”

让奕王不要自责内疚,那就是……

盛英盈眼尾余光瞟向康王。

康王神思敏捷,立刻感受到了危险,赶紧道:“奕王敬父皇之心,亦为儿臣敬父皇之心。”

盛帝目光一顿,犀利得如针尖,殿上三人见之,皆不明其意,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他的语气不再有之前那般藏着咬牙切齿的愤怒:“康王,朕问你,”还未迟暮的眼睛在三个年轻人身上横扫,最后,目光停在了康王身上:“你为何要诓骗英盈?”

父皇真是老了,处理事情只会各打五十大板。

康王心里冷道,脸上却一派疑惑之色:“父皇这是信了奕王的话,在质疑儿臣吗?”

“康王严重了。”奕王得了恩宠,颓废之势尽扫,抢在盛帝表态之前先发制人:“父皇只是为公平起见才问你话。你若做了,直接认下,父皇也不会真不宽宥你;你若没做,一句话否决了便是,何必要用‘质疑’这么以下犯上的话污蔑父皇慈心?”

“父皇明鉴,儿臣绝不敢以下犯上。”说完,康王也一脸惶恐的跪下。

头还未着地,盛帝就皱着眉制止道:“父皇没有怪你,你起来好好回话便是。”

康王松了口气,起身又道:“父皇,事实真相,绝非争辩就能争出一个结果。若父皇允许,可否容儿臣问奕王几个问题,再来论对错?”

两个都是自己的心头肉,谁对谁错,都会伤了这位老父亲的爱子之心,本着不伤和气的想法,盛帝本无意追究真相如何,可偏偏这两个儿子谁都不肯退让一步,彼此都想借着这件可大可小的纷争致对方于死地。

唉,真是两个不让人省心的孩子。

盛帝叹了叹,对奕王道:“康王问你什么,你必须如实回答。”

奕王不敢马虎,立马应下。

康王谢完恩,胸有成竹的望向奕王:“适才你说曦月曾亲口告诉你,她决定嫁给穆王,且还因此与穆王约法三章?”

盛英盈半垂的眼皮狠狠扯了一下,她能感觉到,此刻,盛帝的目光正虎视眈眈的朝她扑来。

箭已离弦,唯有一战。

这位外戚公主一边默念一边抬眉扬目,镇定自若的迎接着来自帝王的猜忌。

“是,本王是这样说过。”与盛英盈一样,奕王也在迎接着康王的猜忌,只是这位皇子聪慧不足,判断有误,已经一只脚踏进别人设下的圈套却还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