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伤感回府(1 / 2)

北庆朝歌 一颗李子 0 字 2022-02-26

 盛子萧的马车在路上走了一个多时辰才回到穆王府。夜市初上,人多车马难行是一个原因;通都大邑,穆忠两府相隔甚远更是一个原因。

两个原因,前者为不争之实,后者亦非夸大其词。

洛城五纵三横八条主街大道,大道再旁逸斜出细小支路无数,岔口多到令人眼花缭乱。主道由外往内数,皇城正立于第三纵与第二横两条主线的相交位置。若再以皇城为中心画圆弧,距皇城半径越小,所造府邸越宏伟壮观,略是一打听,便可轻易获知这些府邸的主人,不是北庆最尊贵的皇子,就是北庆最得势的权贵。陛下恩宠谁不恩宠谁一目了然。

参详盛帝这种泾渭分明的恩宠定律,穆王府与上层社会居住圈的距离,自然不会只是几步路。

诚如斯先生所说:有人炫耀洛城车水马龙,有人诟病洛城盘亘错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若真去深究,不过是想告诉天下王者,要夺天下第一帝都的名,需得有百炼成钢的心。殿下,做城都如此,何况做人?

穆王府新建落成那日,斯先生就是用这番话来宽慰垂头丧气的盛子萧。多年过去,盛子萧坚信自己不会再幼稚,却不想,一番舟车劳顿又将它激了出来。依然还是那头饥不择食的猛兽,轻易就可闯进他心里对他又扑又撕又咬,令他倍感焦虑甚是不安。亦如他清楚的知道:此刻,斯先生正端坐书房,等着与他见面。

一个将谋士身份潜藏师者背后二十多年的人,见面所说无非又是那些老调重弹的旧话。往日倒没什么,只是今日……盛子萧委实有些排斥……

所以,当马车停下后,他没有动。如同所有久难痊愈的病患一样,他面色苍白的将身体斜倚在靠垫上,嘴角气息是虚弱的。

这幅不堪一击的模样若让那位少年得名的西征大将军见了,不知又要作何感想?

依稀记得,那年他领军离开洛城远征西疆时,他的外甥子明明也是一位英姿勃发的明媚少年。

盛子萧闭了闭眼,“累”成了他唯一即全部感知。

盛安并不知晓自家主子不想回府,如往常一样,他将马车停在了王府正门前。

洛城的达官显贵们为显门楣气派,多喜在气势磅礴的正门两侧再修缮东西两道侧门。侧门乃陪衬,无需恢弘,所以门叶高、宽通常只有正门二分之一大小。若登门造访的客人,身份地位比主家更要尊贵,也可以是不相上下,主家都会命门房仆役敞开正门,亲自恭迎贵客入府。若来的只是中流之辈,则由小厮接下拜帖从东门引入,会客结束后再由小厮从西门送出。

这样的侯门贵府本就不是末等草民能高攀的,若万一碰上几个与府里管事沾亲带故想入府一开眼界的,也不是全无办法。给引路小厮塞上几两银子,从后门进出也是有的。

乐坊弹唱:人有贵胄轻贱,门分三六九等,若说逍遥自在,不及青楼与众乐,若为清心寡欲,唯有五道三街外。

“五道三街外”笑话的正是洛城唯一一座没有开凿东西两侧门,只有前后两道门的穆王府。加上府中总管大人又颇得勤俭持家的好名声,经年累月都只命一名小厮于正门外值守,使得这座皇子府邸与“气派”二字愈发相去甚远。

苦守一座门庭冷落的府邸,内心难免不会渴望与人交际几句。

所以,当盛安两脚一着地,门口小厮立刻屁颠屁颠跑上前去:“盛安,你回来了。殿下呢?殿下也一起回来了吗?呦,这个时辰,晚膳……怕是还来不及用吧?”

这可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盛安抱着马扎的手微微一颤:“瞎打听什么?咱主子用不用膳,何时用膳,什么时候轮到你来问东问西?呸,不长眼的东西。”嗓子压得低沉,语轻话重。

小厮狠狠愣了一愣。

殿下不得圣宠,洛城人尽皆知。倘若不是殿下好脾气,待下和善,谁稀罕给穆王府跑腿当差?更何况,殿下都未出言责怪,你同为一介下人,充什么大尾巴狼?

当下便有点心气:“盛大人教训得是,小人僭越了。”

盛大人……这是拐弯抹角的骂自己鼻子插大葱——装象吧。

盛安冷笑一声:“府里还能得众人一声‘大人’称呼的,也就总管大人一个。小牙子,你这句‘盛大人教训得是’意欲何为呀?”

这倒打的一耙好生厉害。

小牙子的心一下子就慌了:“盛安兄弟说笑了,我一个下等杂役哪敢诅咒总管大人倒台?不过是头脑发热逞一时口舌之快罢了。”嘴上这样说着,心里却暗道:盛安平日并非这般说不得碰不得,莫不是在外面受了窝囊气,回来才逮谁咬谁?

真是晦气!

心里狠狠骂了一句,又堆上满脸的笑,带着息事宁人的小心边赔罪边告饶。

盛安瞧着,嘴一咧,八颗大牙全露了出来,阴沉脸笑出一堆褶子:“小牙子,你这小胆怎么还是这么不经吓?我逗你玩呢,哈哈哈……”

小牙子奔溃到几近要哭的五官重重抽搐了一下,神情悲愤:“盛安,我饶不了你!”

说罢,还真扑了上去。

穆王待府里下人是都极好,但这个“好”又非一视同仁,也还讲究几分亲疏远近之别。

譬如,对斯先生是敬为师长的好;又譬如,对总管大人是委以重任的好;而对府里下人,那是宽宏大量的好;唯独对盛安和小四,却是关爱幼弟的好。

小四今年刚满十四,四岁时随斯先生入王府,殿下与他兄弟情长,既有斯先生的缘故,也有看着他长大的情分,不可同日而语。盛安就不同了。他的出身、来路与王府其他小厮别无二致,都是总管大人从牙贩子手上买回来的贱奴。论起来,盛安比小牙子晚进王府几年,初来那会,还是个跟着小牙子跑事,只会聆听教诲的末等杂役。奈何人家命好,家道中落前上过几年私塾,写得一笔好字,总管大人慧眼识珠,不到半年就抬举他进书房伺候。也亏盛安自己争气,得势后仍然勤恳努力,方才演化出今日这番好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