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刻舟(1 / 2)

 不知觉三日已过,一路上三个少年也是相互熟络起来,虽然早先有着石家欺人在前,但孩子们倒是没有起什么纠纷,火阗道长在路途跋涉间也是为三个孩子插空讲述了修仙一途的来源。

“亘古以来,世人皆有一死且难逃,是非存世之人,关乎所以,故尤为重视,为求因果,或为证大道,参透些天地造化,以凡人之身,掌握强横力量,借助各般秘宝法器之力,竟可震撼天地,有雷霆之威。而一些得道法高深的前辈,更传说已活上千年之久而不死。世上之人以为得道成仙,便有更多人投入修真炼道之路。

神州浩瀚,界无边际,天下五分。

是为中州,北荒,西域,南疆,东屿。

近百年来,世界修道之人,多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神州沃土广阔,奇人异事居多,故渐显露派别之分,不外乎道、佛、儒等,大道殊途皆通,例如行道者的本灵、三魂、玄天,于佛家便是十戒、无我、金蝉,总之天下之大,修炼之法无奇不有,林林总总,俱不相同。只要不走邪门歪路害人性命,则谓正派,由修炼之法产生的分歧或门派之间勾心斗角,徒增杀戮却是常态。

青山宗位于中州与东屿交汇,一脉香火延绵,尚未有人知晓青山立派至今时日多久,只觅得宗中藏峰内,千年前古籍仍有迹可循,可见足以追溯千年以上。

典籍中记载,开宗祖师李刻舟,本是一名落魄秀才。赶考多年接连落榜,空有一身抱负不能施,恰父母已逝,身无挂念,无奈下云游四方,以天地为趣。寻至曰和山脉,原文记载,其上草木繁盛郁郁葱葱,而多瑶碧美玉晶石,实惟河之九都(确实是黄河中的九条水源所会聚的地方)。是山也,五曲,九水出焉,合而北流注于河。山神兽刚鬣之,其状如猪身而虎尾,是好居于山之阳,出入有光,动引天地气也。”

二根听得眉头一皱,忍不住打断:“嗯?什么肛裂?”

火阗道长被打断原本就不悦,一听见二根的五字真言,嘴角不自觉狠狠的往左边抽动了一下,冲着三娃子一瞪眼,说道:“失敬失敬,罪过罪过。”

舒晴儿在旁边无奈解释道:“是一只神兽,我小时候听茶馆里的说书老人讲,青山宗共有八峰一涧,其中很多山脉都是有镇守的,镇守都是神兽,什么莹兔、鸡不鸣,狗不理,但是近年来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缩减为了六峰一涧。所有近年来青山宗一直下山四处寻找有缘人,引入道门。”

“你呀你呀!”火阗道长嘴角又不自觉狠狠的往右边抽动了一下:“失敬失敬,罪过罪过,那可是白玉大人,铁冠大人和真犬大人,小祖宗啊这可不兴瞎说啊。莫不是碰上大机缘或到了青山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候,有些人在青山到死都见不到这些大人一次,我也只是在年轻的时候,见过一次天隽峰的镇守白玉大人。”

三个孩子齐齐点头。

火阗道长一愣:“非要打断我,我刚才讲到哪儿了?”

“开宗祖师李刻舟。”三个孩子齐齐说道。

“奥奥,好嘞。

开山祖师啊,三十岁之前,接连六次赶考落榜,在其四十五岁那年,云游四方,路经日和山脉,但见峰峦叠句,波涛如怒,连绵百里,高低起伏,其一段山脉钟灵奇秀,聚天地灵气,是一绝好之地。最高有八峰,高耸入云,平日里只见白云环绕山腰,不识山顶真容。山林密布,飞瀑奇岩,珍禽异兽,在所多有,景色幽险奇峻,天下无出其二,未有其名,祖师命曰青山,意为郁郁葱葱,生命不断。

祖师登山后,于山中穴内寻得到一本无名古卷,上载各般法门妙术,艰深枯涩,却是妙用无穷,威力巨大,故餐风饮露,修真炼道,后小成而遇瓶颈,无破解之策。不日受猴群牵引,竟于青山深处大梨花树下,寻至一碑,碑上刻字二十四:

皆是因果

埋得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