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法制混乱(2 / 2)

蛮族战皇 末家大少 0 字 2022-02-21

有的商人实在交不起,被逼破产,上吊投河的都有。

增耗,这个法子是跟地方官学来的,即收东西的时候,要求比原定数量多出一部分,作为抵顶损耗之用。

若多收百分之几,倒也不奇怪,但是明代内库的增耗大得惊人,白粮一石,公然加到一点八石才被收下,各项物料有被迫纳贿四百两银才得以入库的。正德朝时,纳米一百石,要加增耗银六十至九十两;到万历年间,加耗更高达十倍,江南白粮解户,鲜有不破产者。

此外还有“茶果馈仪”之类,我们现代人也很熟悉了,说通俗一点那就是请客吃饭、喝茶钱、包红包。

要是你不想给,就把你的东西撕烂、踹碎,或者索性没收,让你完不成任务,拿不到“批回”(回执),自然有州县官府按照大明律法重重的治你的罪。

那时候的仓门内外,往往是富户痛哭就死,内官把酒相贺。

魏忠贤当时废掉此法,可见农民出生的他还是懂得百姓之苦。他事实体会到了民生的哀恸。

女真族大举南进,当时大明朝的辽东战事吃紧,战士急需马匹,魏忠贤为前线筹集马匹。

朝中一群人等苦无良策,毕竟战争时期马匹是很难一时筹集到位的,于是这个问题一直难以解决。

魏忠贤为国分忧,想了个好办法。

依明朝旧例,大臣有特殊贡献者可赐给在宫中骑马的特权,不过,作为条件,骑马者逢年过节要向皇帝进献好马一匹。

魏忠贤就一下子赐给几百名太监在宫中骑马的特权,而后就不断地降谕旨让他们进献马匹,逼得这些太监直骂娘。

不过这也是情非得已的事实,不这样阵前的军马如何征集筹措到位?

这是得罪一群小人,造福军中诸将的好事。

此外我们看到大明朝摇摇垂坠的政局,不由得想到很多历史遗留但是一直未能被人质疑的系列问题。

那就是一个大的古老民族,华夏历史本身的问题,其实是民族信仰的畸形,现实制度的一种缺失。

东林党的信仰本身,就是立足酸腐的孔儒礼教,其实这是愚蠢用的一种教义,虽然有客观的维护上层统治阶级的一面,其实误国误民,魏忠贤废除东林党,打压此一派的虚假做人行为也是一种利国利民。

由于科学管理制度的缺失,导致王朝出现制度性犯罪,如魏氏的专权。

正是由于历代都没有一个完整的国家管理基本制度,由此乱象横生,法制的最终缺失,导致魏氏才能得以施展自己的权利,法制它系双刃剑,用得好,它利民,用得不好祸国殃民。

如何总结教训和历史经验,来最终探索出一条利国利民的管理制度,这就要一套合理的社会制度,去体现全民的意志,民族的信仰,科学的发展观和世界观。

在民生,民权,和民主的科学发展道路上,推行一系列的变革措施,来促进一个民族科技和经济的大发展。

这才是富国之路,强兵之道,发展之途。

如能抛弃孔儒之道的君君臣臣,存在所谓尊卑等级制度的个人世界观,用宏观的视野去看过去的历史,展望未来之宏图,才是中华民族之大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