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明朝抗倭(1 / 2)

蛮族战皇 末家大少 0 字 2022-02-21

 在26年前,很多老一辈人曾经看了《火烧圆明园》这部电影后,都有过如此的感慨。

我们自己制造发明的火药,为何变成八国联军的洋枪洋炮回来了?

还有一群人可笑的假设,我们要是有通用机枪和城市主战坦克,区区200人,就可以打跑八国联军

其实我只能说,不懂历史谈文化,不懂过往谈军事,终究是一个愚人自娱的说法。

就是每个大清禁军都人手一把马克辛机枪,也挽回不了一个民族悲催的命运。

因为什么?

因为一个不科学的朝代,孕育了一群腐朽人群,空有一个泱泱大国,但是他们没有励精图治的决心与行动。

他们不是没有购买洋枪洋炮,建立各种明目的所谓“现代军团”。

即使有火枪队,红衣大炮,当时亦没有卵用。

大清还是得灭亡,其原因是,它思想落后,文化教育从没发展也不重视,生活腐朽所导致的科技文明的弱势,不是一剂猛药可以治愈的。

即使有射杀一大片的机枪和大炮在手,亦能是从外部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去购买,大清的锁国政策允许这种大的贸易形势出现么?

事实上这些国家可以完整的提供大清帝国的整体防御装备么?

其实这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最终梦想。

当时的明朝抗倭寇运动中,究竟死伤了多少人?

有人通过历史和文献做了一个初步统计,具体加上沿海华夏民族的平民,死了大约几十万。

一临津江之战:

日军:15万总督:宇喜多秀家其他将领:小西行长,加腾清正等人。

朝鲜军:20万主将:李溢。

结果:朝鲜军失利,20万大军几乎被全歼。

朝鲜军失利的原因:朝鲜已经有几百年没有战争,人皆不知兵,在这次战役中朝军虽然也很英勇,但无奈的是无论在装备,阵法和单兵格斗各个方面,朝鲜思密达都远远不如日军。失败再所难免。

二平壤大战:

明军:4万馀人。

主将:李如松。

副将:杨元。

偏将:吴惟忠,查大受,祖承训等。

日军:第一军团2万馀人号称3万),军团长:小西行长。

偏副将:大村纯忠,远藤又次郎,如藤安等。

结果:明军大胜,毙伤俘日军1万馀人,而明军伤亡仅仅是不到800人

日军阵亡将领:后藤加义。

最终分析明军胜利的原因:明军充分发挥了红衣大炮的巨大优势,日军在日本战国时期基本上没有见过大炮,他们的火器是以火绳枪为主,注意这还不是火燧枪。

而明军的火器则以自制的直筒铸铁大炮为主,此炮射程远,威力大。

还有就是日军将领和士兵缺乏躲避炮弹的经验,他们往往是死了一批又及时填上去一批,因此成为了明军大炮的活靶子。

毕竟他们心中有“普西拓”武士道精神作为一种鼓舞。

三碧蹄馆大战:

明军:骑兵3千人后又增加了2千人,一共是5千人。

主将:李如松。

副将:李如柏,李如梅,查大受,祖承训,李有升等。

日军:第3军团和第6军团和第9军团共3万6千馀人。

军团长:黑田长政,小早川隆景,羽柴秀胜。

副将:加藤光泰,久野重胜,小河信章,后藤基次,小野和泉,小野成幸,池边永晟,小川成重,安东幸贞等。

结果:日军失利,伤亡超过8000人,明军伤亡2500馀人。

日军阵亡将领:久野重胜在乱军中被祖承训击毙,池边永晟被祖承训一刀击毙,小川成重死于李有升的刀下,小野成幸被李如柏击毙,十时连久被李如梅击毙,安东常久被查大受斩落马下安东幸贞被查大受击毙)。

明军阵亡将领:李有异在杀死了小川成重后被日军士兵用钩子钩落马下,惨死于几十名日军士兵的乱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