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布局混乱(1 / 2)

蛮族战皇 末家大少 0 字 2022-02-21

 公元1234年。

在金国灭亡后,蒙古谋臣耶律楚材,不久就向窝阔台汗呈报《平南之策》。

谋士李实的观点略有不同,他的系“劝其先谋犯蜀、顺流而下窥江南”。

就在宋军发起端平入洛的同月,蒙古汗国召开了规模巨大的诸王大会,会上窝阔台说“今中原,西夏,高丽,回鹘诸国尽以臣附,惟东南一隅,尚阻声教。朕欲躬行天讨,卿等以为何如?”

大将塔察儿(木华黎之孙)回答道“臣虽驽钝,愿仗天威,扫清浙淮,何劳大驾亲临不测之地哉!”

作为刚刚从华夏北部高原兴起的游牧民族,强烈的扩张掠夺野心根本不需要什么败不败盟,南下侵宋的计划早已是蒙古人的谋算当中。

当时蒙古一群王储贵族们的核心论点,就是蒙古人争夺中原土地有无必要?

他们倒不是担忧能不能打下来,和得到的问题,是得到以后,如何使得南域的肥沃耕地,演变成草场的问题。

但是他们不知道南方不合适放牧的根源。就是北方短小牧草的长势,不如马匹不能吃的南方两米多高的茅草和各种带着蒺藜刺的蒿草。

江南水乡,荆州富庶之沃土,适合米粮和鱼业的发展。

他们当时蒙古人的见识由此来看,其实是很狭隘的。

在明确了宋蒙战争不可避免这样一个重大的基本问题之后,应该说端平入洛在战略上是可取的。

但是在事实作为上,他们时不能做到的。

在他们的狭隘眼光和推断里,汉人趁着敌人在两次战争之间短暂的间歇,增加自己的领土,加大防御纵深有什么不好呢?

前文已说过,据关守河在金国人身上非常有效。即使挡不住敌人,做一下缓冲也好,就像我们提到的,苏德战争初期的西乌克兰,西白俄罗斯和波罗的海沿岸地区那样。

它们作为战争的缓冲地带不是不行。

当然,正如反对派所攻击的那样,战略虽然可取,却不一定能事实可行。

收复三京之后如何防守,本身就是南宋弱小的军事力量上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正如吴潜说“自潼关至清河三千余里,须用十五万兵,又须百战坚韧如金人,乃可持久岁月”。

当时南宋岳飞事件此后,所有习武之人全部弃枪提笔从文,南宋小王朝既没有“十五万兵”,也不能“百战坚韧如金人”,因此自然不可能“持久岁月”,事实上如果蒙军没有西征的话,就是真的像金人那样恐怕想“持久岁月”也难。

很多人描述宋军当时是不是战斗力很弱?

但是我们从历史文字的记载就能看出,宋军在战术层面没有任何失误。

教科书给人的感觉好像宋军很差,最多会水战和守城战,野战完全不行。

但是此前我说了,没有粮食还坚持了四天的洛东之战可以看到,汉军不是打不过蒙军,是自己的一群人重视了将领和军备,后勤和策略没有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