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家族政权(2 / 2)

蛮族战皇 末家大少 0 字 2022-02-21

可是他事实也存在一个最大的缺憾,就是对这些人的监督管理很难达成现实的结果。

这导致他的另一个管理弊病从他死后得以彰显,就是各方千户势力逐渐坐大,因为失去了事实上的有效监管,并不能限制地方势力的军事和经济的无限坐大。

很多千户事实上有千人的事实,有的更是多达万户。

所以这种千户制度,不过是个管理形式和管理架构,并不能彻底的反映出事实的一些问题。

更不能表面去体现它实际具备的军事、经济实力大小。

从成吉思汗铁木真中年时期,建立“大蒙古国”开始,蒙古部落就已经成为一个强大的整体。

但蒙古草原却被分封给了铁木真的弟弟、叔叔和功臣们,他们手里掌握着少则千户,多则万户的蒙古骑兵。

这一个个的千户们被称为“那颜”,几个到十个不等的千户组合起来就形成一个万户编制,万户就是这些千户中选出来的首领,他只是在作战的时候拥有领导权,平时还是各管各的部落。

铁木真的弟弟们基本成了万户,也就是后来的“东道诸王”。

但是蒙古草原的土地非常有限,连铁木真的几个儿子们: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托雷当时战功赫赫,亦都没有获得封地。

于是蒙古只有开拓新的土地,来满足更多功勋将领和家臣的需要。由此它们开启了西征。

后来在铁木真征服西辽和花剌子模后,“蒙古四子”才事实得到封地,并陆续建立了后来的“蒙古四大汗国”: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尔汗国。

在铁木真的有生之年,蒙古的东道诸王和四大汗国尚且听命于铁木真,可是等到铁木真死后,它们便立刻因为争权夺利而乱作一团,不再诚心听命于铁木真的儿子窝阔台,或者孙子贵由、蒙哥们。

因为它们已经有足够的自治权和争夺汗位的理由,所以蒙古由此陷入事实上的内乱。

最终成吉思汗分封的几个汗国都先后独立,彻底的脱离了他中央集权的本意,即使是他的儿子间,也为统一管理进行了多次的夺权战争。

又是一个家族,以同样的悲催形式,结束了它曾经辉煌的历史。

这正是应验了那句话: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也许用家族形式建立起来的封建王国,它历来最终也摆脱不了历史的局限性,和它本身的狭隘眼光。

但是不以共同体利益和家族血脉关系建立的政权,早期它就不稳固,也不可能促成向心力的发展。

事实证明,建立人类的一个社群,具备的是必须系两种能力,一种是军事能力,一种是经济实力,再就有第三种的政治舆论导向性作为指导。

具备着这三种能力的集团就有可能建立他们的王国。

事实上,在军事上一直逐步强大的蒙古部落,用不断扩军备战,对敌征战和实施的战地掠夺,使得它完成了整个帝国初期建立的必须条件。

加上它在行政手段上,以统一的蒙古,统一的帝国,统一的民族和包容世界文化,各国宗教为指引,它事实完成了一个帝国必须要完成的诸多课题,所以最终蒙古帝国成立了。

即使当时的铁木真,我可以这样认为,他本身没有预料三十年后,他会打败西夏国,能战败西部草原强大的花刺子模,能南下彻底的灭亡金,事实还能灭了南宋和东罗马帝国,能兼并多瑙河流域的高卢人,日尔曼人地盘,能兼并希腊半岛北域和小亚细亚全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