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气吞山河(2 / 2)

蛮族战皇 末家大少 0 字 2022-02-21

他的第一件事就是加固界壕修筑边塞。

所以他组织当地附近的军兵,调集民夫大修土木工程,想用这种办法来阻止蒙古军大军的南下。

当时号称“用工七十五万”。其实用了不到30万人,一听说打仗,边境这里的民众,壮丁都几乎拖家带口,驱牛赶马,跑光了。

他强行把能走的人,包括妇孺老人都让士兵押解着去搬运重物。

但是这种消极防御法,除了劳民劳兵,降低战斗力和挫伤士气外,事实还弄得天怒人怨一片骂声。

重新修缮长达300公里的界壕边塞,费时费力,而且时间上还不一定能成,而实际上只要蒙古人集中兵力突破一点,整条300公里的防线就会全落空。

当时在听到木华黎的建议后,成吉思汗就立刻分兵三万给三个儿子,去打西京,就此牵制面前不远的胡沙虎兵力。

然后集中七八万的精锐蒙古兵力,重点突破乌沙堡,发挥机动作战的优势继续迅猛推进,连续攻击前行,又夺下金人的粮草基地,乌月营,独吉思忠苦心构筑的300公里界壕,就这样在半天不到的时间泡了汤。

在拿下乌月营后,我分兵三路去追缴溃逃的金兵,不让他们再形成此后战力,同时等我后军的粮草和三个儿子的军队和我会和。

受了伤的数百蒙古人也在这里治疗和休息。

其余人等宿营做饭,等着追击敌军的精锐蒙古铁骑回头。

八月时,金军就定下以胡沙虎主军、完颜兀奴为监军、定薛为前锋、完颜承裕继后,合军30万,外加15万机动部队,一共45万精锐部队,至野狐岭(今万全西北)防御。

此刻蒙古大军措手不及的直接扑面而来,几乎打乱了他们原有的所有作战计划。

事实上粮草和军马大量丢失,士兵士气,金人此刻都受到严重打击和挫败。

契丹的军师虽然精通谋略,提出了:当乘蒙古军方破抚州,正纵兵大掠,马牧于野之机,以轻骑攻其不备,定能获胜。

可是没有军事天赋的胡沙虎不采纳纳,他自己认为只有步骑并进,才是万全之策。

次日,挥军北进时。军中的石抹明安,临阵降于蒙古。

因为什么?因为金朝气数已尽。

就在此刻,我发现了完颜承裕军队布局上的致命缺陷,马上采取重兵一路突破的做法。

立刻亲自率中、左二军,十万兵马,集中迎击于獾儿嘴(野狐岭北山嘴)的金人营地。

同时,蒙古万户木华黎此前认为,在敌众我寡形势下,必须死力拼杀,方能取胜。

我亲自督阵,即率八鲁营敢死队,挺枪策马,冲杀入金军阵中。当时是因为山势险要,战马不能在山路中辗转,于是我和大家带领蒙军,全部下马步战,凭借高昂的斗志和锐气杀得金军大败。

木华黎部一路在前面率先冲杀,直向完颜承裕的中军指挥部突过去。我紧紧压着中军跟进,在山谷里往来冲杀。

当时是一股股的蒙古军队和大群的金兵混战,到处都是金兵,很难看见蒙古人。

所以就以百人团为一个单位,奋力厮杀,看到有临近兄弟部队,就按照训练的法子先杀到一起,再合力去围剿附近的小股部队,回头去和大股敌军硬战。

完颜承裕,这时可以说已经丧失了大部分的军事指挥能力,其实大部分的军队,都分散在野狐岭各个山口险要,根本来不及联络调动,更别提相互的及时支援了。

这就给我蒙古大军一个个分头击破的机会。

而前方的兵败如山倒,蒙古人又来势太快太猛,他只得拉起手头能调动的部队向宣德方向逃走。

其实这是一个不懂得战争是可以瞬息万变的人。

他其实可以集中手里的近十万人,至少能给蒙古军团的疲惫之师一个回击,说不定能挽回大局。

可是一旦主将下落不明,金朝兵力再庞大也没用。

于是兵败如山倒,金兵的军心此刻事实涣散,个个唯恐死在战场上,纷纷逃走,被蒙古人随后漫山遍野追杀,死者蔽野塞川,蒙古军乘胜追击,使得金人伏尸百里。

完颜承裕,事实扮演了一个完美的败兵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