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群臣惊惧(2 / 2)

蛮族战皇 末家大少 0 字 2022-02-21

启用四大酷吏的历史,也是武则天在历史上被人最多诟病的历史。

但是最终四大酷吏均死于自己的主子之手,进一步显示了武则天娴熟狠辣的朝堂权术。

她将自己主使的冤假错案,也放置在这几个人头上,从而美化了自己。

所以后来的记载:神功元年(697年)九月,武则天与侍臣们有这样一段对话:

太后谓侍臣曰:“顷者周兴、来俊臣按狱,多连引朝臣,云其谋反;国有常法,朕安敢违!中间疑其不实,使近臣就狱引问,得其手状,皆自承服,朕不以为疑。自兴、俊臣死,不复闻有反者,然则前死者不有冤邪?”

夏官侍郎姚元崇对曰:“自垂拱以来坐谋反死者,率皆兴等罗织,自以为功。陛下使近臣问之,近臣亦不自保,何敢动摇!所问者若有翻覆,惧遭惨毒,不若速死。赖天启圣心,兴等伏诛,臣以百口为陛下保,自今内外之臣无复反者;若微有实状,臣请受知而不告之罪。”

于是太后悦曰:“向时宰相皆顺成其事,陷朕为淫刑之主;闻卿所言,深合朕心。”(《资治通鉴卷第二百六》)

就此我们可以看出,武则天很轻松地把自己摆脱出来,而大臣们也将所有的罪恶推到了已死的酷吏身上。

由此,历史的所谓玄妙,就在于它的最终变幻莫测上。

还原所谓的历史真像,以我们现在的观点,武则天无疑是一个事实劫取李家天下的大魔头。

但在当时,武则天却是披着“神圣”的光环、在万众的“拥戴”下成为女皇的。

但是武则天要当女皇帝,这种千年不见一次的创举,远远超出世人的想象力。

她怎样才能让世人接受?这一定是武则天必须思考的问题。

在古代的封建王朝中,一个女子出头露面,都为世俗所不容,何况出现一个统治万民的女皇帝。

无论如何,这是一个世俗根本无法去接纳的想法。

在所有的人看来,这种想法一定像晚上能看到太阳一样荒唐可笑。

而武则天就是要让荒诞变为现实。

其实武则天看破了人都是追名逐利的本质。

行此非常举措,除了使用酷吏、玩弄权术之外,还必须有超自然的理论来支撑。

于是,中国封建文化中就在大唐时期,出现了有最为丰厚的“神化”土壤。

佛教,它应运而生。

虽然在初期的汉朝就有天竺(印度)的佛经进入东方中土世界。

但是印度文字不为国人翻译成经典。

它系一直被事实上搁置的。

到了武则天这里,为了利用神学,她广修寺庙,塑造佛像。

当时无论是统治者还是民众,都似乎愿意把某一个人神化,以便大家都跟从他,如此便出现了最高的专权者皇帝。

当时中国古代民众的宗教信仰,远远比不了西方的罗马国家。

而对神化的皇帝,民众却有最高的尊崇与迷信。

武则天及其党羽,为了达到自己的统治目的,牢牢抓住这一沉淀于大众内心的潜意识,将“造神论”发挥到了极限。

于是,华夏神州大地,佛教在大唐时代应运而生。

它就是这样,在这样的一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产生了。

太宗时代,李世民就在让学识高僧,去翻译佛经,但是真正给佛教推波助浪的,是武则天时代的一群人。

首推张易之之流。

毕竟这是一个鼓捣神学,装神弄鬼上位的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