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七进七出(2 / 2)

蛮族战皇 末家大少 0 字 2022-02-21

所以很多人说他愤青,其实这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还不是他的特色。每群人都是一样,所以我们没资格把这也作为攻击点。

但是汲黯好学,又好仗义行侠,注重志气节操。

之前汉武帝让他在外,不在朝为官也是保护他的意思。

他平日居家,品行美好纯正。入朝,喜欢直言劝谏,屡次触犯汉武帝的面子,时常仰慕傅柏和袁盎的为人。

他与灌夫、郑当时和宗正刘弃交好。他们也因为多次直谏而不得久居其官位。

其实很多小人都对这种二逼嗤之以鼻,要是只是为自己,估计汲黯的官可以位极人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即使在汲黯任主爵都尉,而事实已经位列九卿的时候,几次上朝议政时把汉武帝当面顶撞,汉武帝当时沉默不语,心中恼怒,脸一变就罢朝,公卿大臣都为汲黯惊恐担心。

汉武帝退朝后,对身边的近臣说:“太过分了,汲黯太愚直!”

汲黯说:“天子设置公卿百官这些辅佐之臣,难道是让他们一味屈从取容,阿谀奉迎,将君主陷于违背正道的窘境吗?何况我已身居九卿之位,纵然爱惜自己的生命,但要是损害了朝廷大事,那可怎么办!”

所以对一位贤臣的重用,可以秉正朝纲,弘扬正气。

对那些投机取巧的小人有震慑的作用。

所以,不是有才学的人都是人才,小人亦是有才华的,不过它们仅仅为自己利益,谋取最大好处。它们无处不在。

在汲黯离开后,汉武帝问:“此人我如何任用?”

其实汉武帝之前赶他离开之前,他汲黯的官就很大了。

之前他被贬官,也不是为了自己侵吞银两,而是为了百姓。

这样的官,不受民众爱戴的话,这天底下就真没有谁再走汲黯的道路了。汲黯很二逼,难道世人都二逼么?

所以好官难当,难就难在是否肯在关键的时候拯救苍生,牺牲自己。

如果他在河南郡时,眼见当地贫民饱受水旱灾害之苦,灾民多达万余家,有的竟至于父子相食,不趁便凭所持的符节,下令发放了河南郡官仓的储粮,赈济当地灾民,可以想到,几万人就这样饿死了。

岂不是一场大的灾难?因为救了几万人的官,不仅仅没有得到锦旗,还被弄得下岗,所以,这汲黯确实堪称二逼。

而且“愤青”也是当仁不让的。

汉武帝的丰碑,其实系汲黯这样的一群好官给塑造的。

毕竟坐在未央宫里,对外界洪水滔天也不见,哀鸿遍野亦不闻的后宫里,皇帝其实是视听蔽塞的一位残疾人。

加上小人忽悠,他必然亡国。

“我觉得有功劳就得奖励,有过错已经处罚了,汲黯应该官复原职然后晋级升迁。”

我就是这样回答汉武帝的。

汲黯于是做的官比被贬之前还大一级。

官拜太行令大鸿胪,列为三品大员在我身侧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