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侯亮巧夺良友镇,业生舍命送情报。第四节。(1 / 2)

 “那他也不能丢下良友镇,给我跑回来。他应该人在阵地在,与良友共存亡,这才是党国军人!”郭连慷慨激昂。</p>

“电话又不通,谁给您报告那里的情况啊!”</p>

“妈的!他不死,老子无法向公署交代!”</p>

“这好办,给公署的报告如实反映当时的情况,就说连同各游击区援军及民兵在内,有五六百号人进攻我良友镇,我军浴血奋战,终因寡不敌众,撤出良友镇。对丢失良友镇所造成的后果,当事主官承担相应责任。对此情况,保密局特别行动小祖阮少雄可以作证。”</p>

郭连听阮少雄这么说,站起身,抓起手枪,朝莫同走过去,将枪对准莫同,莫同把眼睛闭了起来,心想,这下子完了。可是,郭连却没有开枪,而是把枪收回枪套里,说道:“看在你杀敌有功,保密局替你说好话的面子上,老子今天不杀你。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你这个营长就别当了,还是回去当你的连长吧。妈的,给你当连长算便宜你了,经过几次剿匪,‘土共’不但不减少,反而是越剿越多,而老子的保安团人是越来越少,现在是连个正规营的编制都谈不上,干脆叫保安营得了。”郭连是越说越气,越说越无奈,他不耐烦了,朝莫同、阮少雄两人挥挥手,说道:“好了好了!你们下去吧。”</p>

两人出了门,莫同谢过阮少雄帮他逃过此劫。分手时,莫同拍着胸脯说:“兄弟!将来用得着兄弟的地方,只管说。兄弟我愿意赴汤蹈火,在所不迟。”</p>

阮少雄回到保密局,将良友镇丢失的前前后后情况,详细地向站长肖雅芝作了汇报。肖雅芝听了阮少雄的报告后,对良友的丢失,并没有感到很震惊,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看来。目前,光凭自卫队和保安团的力量,已无法有效地对付桂黔边游击总队了。行了。你先下去好好休息几日,然后,再回潭良吧。”</p>

这一日,在世界的东方。发生了一件很大的事情。在中国。甚至全世界,人们通过收音机,第一次听到一个带有浓浓湖南口音的伟人,向全世界发出了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他是谁?他不是别人,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领袖——毛泽东。</p>

1949年10月1日,在龙城区广袤的土地上,只要有收音机的地方,人们或单个。或聚在一起,或公开。或秘密收听着这标志性的消息。龙城地下党组织韦严、老陈、白玉兰等围在收音机旁聆听着,白业生、丁参谋聆听着,各游击区里,莫云、林一凡、谢伟杰等聆听着,侯亮、赵起、杨如平等聆听着……他们是越听越激动,越听就越兴奋,高兴得相互拥抱,相互庆贺,仿佛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激起了无穷的斗志。然而,此时此刻,有人也在独自地听着,十五专员公署专员蒋仁,剿匪司令部司令陈天雷、保密局龙城站站长肖雅芝、保安团团长郭连等,他们有的或躺着,或坐着,或站立,或徘徊,听了这消息,或沮丧,或焦躁,或失望……有的静默无语,灰心意冷,有的像热锅上的蚂蚁,狂躁不安,忧心前程,惶惶不可终日。</p>

保安团及各县自卫总队将前几次围剿共匪游击队战损情况,报告给十五专员公署剿匪司令部,面对各游击区不断壮大,游击斗争十分活跃,乡村国民政府机构岌岌可危的严峻形势,陈天雷已是无力应对。但又不能放任不管,任凭游击队威胁本地区的安全。于是,将此严重情况报告在龙城的华中剿总司令部及桂林白公馆,请求派兵清剿。白崇禧认为,当前湖南战事业已到了最后关头,决定将长官公署、三兵团部先期撤回广西,那么,作为新桂系大本营的桂林显得尤为重要,而作为连接南宁、广东方向、西北的贵州的交通重镇龙城来说,那里的安全与否,关系到退路问题,是不可忽视的。因此,他决定调派正规军56军686团及军统南京交通警察总队,加上当地武装,开展联合围剿行动,一举将这一地区有如“芒刺在背,如鲠在喉”的威胁解决掉。对此,白崇禧想到了他的老乡白业生,是时候将他调回华中剿总司令部来制定这一剿匪计划。这一方面,是对白业生的信任,不信任这个老乡,还能信任谁呢?另一方面,也是对白业生的关照,以便在将来不测的情况下,及时将他带走,自己身边没有信得过的自己人怎么行?在他心里,能信得过的人还是自己的同乡。</p>

就这样,白业生又从十五专员公署剿总司令部,调往在龙城的华中剿总司令部,任作战处处长,负责制定这次剿匪计划。白业生走马上任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剿灭共匪的计划。</p>

这个华中剿总司令部败退至柳州之后,其实已成了个空架子,更没有了往日在华中地区剿共时的威风,只不过奉命组织一次小规模剿匪行动,对它来说并不算费力的事情,不过是开个军事会议部署一下而已,这也成了它最后一次履行剿匪职责,随后,它便在解放龙城过程中,彻底地终结了。</p>

銆愯瘽璇达紝鐩墠鏈楄鍚功鏈€濂界敤鐨刟pp锛屽挭鍜槄璇伙紝www.mimiread.com 瀹夎鏈€鏂扮増銆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