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小城(2 / 2)

余楚 长亭冷丶 0 字 2022-02-16

一辈子与儒家经典打交道的老人摇了摇头,“确实如此,春秋周夫子言圣人境界最高,是天下读书人毕生追求之典范,可细细数来,从春秋到大楚数百载,除周夫子以外,又哪里出过第二个圣人?”

“那依先生之言,读书人要想读出个圣人岂不是痴心妄想?”

“如晦,你为何以为天下读书人都是为圣人而读?”

老人看着叶如晦的眼睛,微笑道:“老夫以为,读书人虽更应有成圣的气魄,但更多的是该有兼济天下的心胸。当世稷下学院的夫子就认为一人成圣远不如世间为圣世。”

半响,叶如晦点头“学生受教了。”

老人看着自己的学生,心中也是万千感慨。

老人一生所教学生不下千人,聪慧者不知凡几。却从来没遇到过和这个学生一样天资的。

初时教他《周易》,这孩子三天便便烂熟于心。

再教《春秋》,七日便理解其中真义,后来的《礼》《乐》等不一而是。

除了这本儒家最晦涩难懂的《夫子》之外,再无东西能够难住他,可见其天资高绝至此。

看着身穿棉衣的少年,老人又是一阵叹惋,若是这孩子身体无恙,未来成就不可限量。

果真是天妒英才,只有我等庸碌之辈才会一生无忧吧。

老人微微自嘲,自己一生所学终究是没能传承下去。

本以为找到个好苗子,却不成想那个孩子又有如此隐疾,竟是早夭之相。

一时间,老人看向少年的目光中不由露出遗憾之色。

“先生可知我这梨花酿与劣酒有何不同。”叶如晦仿佛知道恩师心中所想,轻轻开口道。

老人想了想,“如晦,你这梨花酿不及劣酒猛烈,却比劣酒悠长。想来是因为加了梨花的缘故。”

叶如晦淡淡一笑,“劣酒酒烈,适合血气正盛的汉子饮用,而这梨花酿却是我专门为先生所酿。先生不喜饮茶,劣酒又酒劲又太过于大,我以梨花所酿此酒,不仅味香酒淳,而且梨花也有滋养肺部的功效,正适合先生这般年龄的人饮用。”

“你这是说为师老迈,不胜酒力?”

老人大笑,听出叶如晦言下之意。

叶如晦微微一笑,“学生不敢。”

“可先生可否知道这小小梨花为何有如此作用?”

“早春梨树开花,晚春便落下。期间不过月半,世人都觉得短暂,而学生却以为,有过绚烂,衰败的梨花,已然是活的完美了。”

“况且梨花最后还被我入了酒,学生窃以为梨花一生决无遗憾,周夫子不是也有诗句说‘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么。”

老人不是没有见到过那些看淡生命的人,反而他这一生见过的绝不在少数。

不过,像叶如晦这样年龄不大却有如此看法的,真是第一个。

生子当如叶如晦。

有徒如此,夫复何求?

老人颤颤巍巍起身,微微一笑“如晦,是为师偏执了,你且等一下,为师有东西给你。”

老人慢慢走回屋子里,在枕头下拿出那本陪伴他一生的书来。

“如晦,这是为师一辈子的读书感悟,今天送给你,权算无聊之时的闲读之物。”

“不必推脱,不是什么贵重之物。天色不早了,不知道你那酒肆门口有多少人正眼巴巴等着你开门呢,快回去吧。”

老人看着叶如晦,轻轻招了招手。

叶如晦神色复杂,不过终究还是没有说什么,起身告辞。

看着叶如晦离去的背影,老人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要是老师在此,是不是也会我收了个好徒弟?

一想到此处,不由老怀大慰,也不去找杯子,拿起石桌上那瓶梨花酿一口饮尽,颇有豪迈之气。

最后醉倒在石桌上,仍呢喃道:“我欲助他上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