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政与利益(1 / 2)

宰三国 1怕白1 0 字 2022-02-14

 蔡邕出走长安,陈平将文姬,接到了太守公府。

陈平让嫣儿,袁怡照顾文姬。

文姬在琅邪居住五年,深受嫣儿喜爱。陈平相信,陈嫣儿,一定会照顾好文姬。

当然,蔡邕留下的书籍,琴谱等,陈平亦会妥善保管。

在陈平看来,蔡邕留下的书籍,当为传家之宝。

陈平命下人,将书籍搬入公府的地下仓房,让文姬管理。

陈平相信,文姬,是管理书籍的最佳人选。

蔡邕走后两天,陈平回到了正轨,巡查,练兵,思考对策,破局中局。

闲暇时间,陈平与文姬,与袁怡,媚娘春雨。并时刻的关怀嫣儿。

但到了第三天,发生的两件事,扰乱了陈平的生活。

事件一,通过戏志才,张辽等人的通报,陈平惊恐发现,琅邪现有兵力,大大减少。

陈平讨伐董卓,损失一万余人。

笮融携琅邪的兵民反叛,让陈平损失了五千兵马。

臧霸防守广陵,亦带去了一军之兵。

陈平将年老体弱,流民之兵组成一军,归还袁术,亦损耗一万两千兵。

经反复计算,琅邪现有兵力,只有三万之数。

三万兵,要破局中局,何其难也。

陈平很想征兵,但在张昭的强烈反对下,陈平停止了征兵行动。

张昭言。

“半年前,徐州牧陶谦下令,各太守自行招募粮草。现徐州各郡,均缺粮也。”

“琅邪郡之粮草,虽五十万斛,但只能维持一年。”

“如主公再行征兵,那主公控制的琅邪,广陵,临淮,合肥之兵,将陷入无粮之急。”

“还有,子布通过五年内政,得出一结论。那就是每养一兵,需耗十民力。”

“兵民相生亦相克,征兵会打破平衡,最终导致兵,民,皆缺粮,对今后发展,大不利。”

内政大才,琅邪郡丞张昭的话,让陈平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看来征兵,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征的,强行征兵,无异于杀j取卵。

陈平苦想对策,通过前世记忆,与张昭,孙乾等人共同讨论后,得出了改良之法。

此法,加在了四政之后,成为第五政令。

第五政令为。

兵,民,皆需实行劳役,兵役。

其意为。

琅邪之民,除劳役,农耕外,每年,需履行一月兵役。

琅邪之兵,每年,需履行一月劳役,其劳役,主要以春种,秋收为主。

待陈平当得徐州牧,临淮太守后,陈平更要将掌控的地域,全部施行第五政令。

兵民相生相克,陈平要将兵卒,百姓,达到相生相互之效果。

兵可成为民,民亦可成为预备兵。最终达到全民皆兵。

如战事来到,陈平亦可快速组织民众,从武库发放兵器铠甲,以为应急。

待战事平复,可将预备之兵,年老体弱之兵,重新发配回农田,增加民力。

第五政令,可减少民力的损耗,亦可得到充足的兵源。可谓一举两得。

第五政令的实施,陈平交给了程昱,张昭等人。

陈平急切希望,琅邪之兵民,在第五政令下,可相互转换。

兵与民,皆可为兵。兵与民,亦皆可为民。最终达到的效果是,补充兵源的同时,亦可补充民力。

处理完重要的第五政令,陈平迎来了第二事件。

事件二。黄巾围与北海,北海郡城,危在旦夕。

因事件紧急,陶谦亲自提笔,写下书信,命传令兵,连夜转交与陈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