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抢粮(2 / 2)

宰三国 1怕白1 0 字 2022-02-14

很快,只用了五天时间,琅邪郡的所有乡县,所有道路,所有士族门阀的地理位置,在整整一千名细探的运作下,全部显现出来。

通过各种数据,还有杂七乱八的手绘地图,陈平用了一夜时间,终于赶制出一副比较完整的琅邪郡地图。

看着被红色朱砂标记的地方,陈平的嘴角,微微上扬。

目标已经显现。正是那琅邪郡治地的西阳县与南阳县。

西阳县,与重城下邳相连,是为重要的战略缓冲之地。

因交通发达,有兵城下邳为保护伞,所以在黄巾之乱中,并没有受到波及。

南阳县,连接三郡县。地理位置很特殊,相连与琅邪郡,广陵郡与东海郡。

南阳县为徐州重要的商业枢纽。县内士族林立,钱粮甚多,是最佳的抢粮之地。

当然,选择这两县,陈平是有原因的。

其一,细作回报,两县城的县令与县尉,都是无名之辈。

陈平坚信,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守将不行,那么手下的兵卒,也一定不行。

如西阳县,南阳县有三国名人镇守,那么陈平绝不会抢夺的。

其二,通过抢粮,让徐州士族哀声怨道,那么这两县必会混乱。

越是混乱,对陈平越有利。

而最大的利,无非是刺史陶谦,让陈平去镇守两县之地。

如那般,整个琅邪郡的兵权,就完全收入陈平囊中。这相当于半个太守的职权。

自从当了三阳县尉后,琅邪郡太守,这个足具诱惑的官职,可是陈平一直奋斗的目标。

只要当得琅邪太守,那么离地方豪强,就不远也。

当然,目标越大,意味着挑战越大。

要不断骚扰,一步步策划,花费很长时间,在加上一丝运气成份,方可成功。

任重道远,用此四字表示,不为过也。

公元184年,甲子年,光合七年。

大汉最重要的节日,寒食节,来临了。

就在寒食节当晚,陈平带着典韦,亲率两千兵卒,化为黄巾,发起了对南阳县的抢粮行动。

陈平这么做,是有原因的。

其一,大汉的寒食节,相当于后世的清明节。但与清明节有所不同。

寒食节,需禁止烟火,不吃熟食,只吃凉食,生食。

而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祭祀,怀念,死去的先人。

没有了烟火,再趁着夜色掩护,进行抢粮行动,对于抢粮军来说,占了天时之利。

其二,陈平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抢粮,并不像黄巾那样,进行烧杀抢掠。

可以杀,可以抢,可以掠,但绝不可以烧。

陈平想的是,一旦他接管了两县的治安,这些士族的府邸,会有着很大的用处。

可当公府,可赏赐与人。烧了,着实可惜。即使给流民居住,也是好的。

再说烧了府邸,定会引起周边的注意。到时再抢,也会增加不少麻烦。

陈平的目标很大,在寒食节的当夜,最少要抢掠三个乡。而粮食,起码要到达一万斛。

不抢则已,一抢必惊人。

陈平要让徐州的所有士族知道,让刺史陶谦知道,琅邪郡的南阳与西阳两县,黄巾军极度狡猾,并且肆虐滔天。

县令无能,县尉无能,需非常人方可平之。

倒了那时,陈平在动用一些手段,那么镇守西阳与南阳两县,陈平的机会就会大增。

但陈平不知道的是,他的第一次抢粮,是那么的刻骨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