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一三章 范阳卢氏(2 / 2)

而马钧作为一个发明家,荀錶是出自荀家,田楷也是一个将军,若是不重视马钧也是说得过去。故此,袁常自然要如此严厉的提出这一点。</p>

在封建时代,除了少数非常出名的工匠之外,大多数的工匠都是被当成奴隶一般,说送人就送人。如唐朝时的李世民,吐蕃来求亲,李世民非常大方的送了一大堆的工匠给吐蕃,结果,吐蕃靠着这些工匠,加强了士兵的装备,武器,愣是把唐朝给搞的左支右绌,唐朝灭亡了,吐蕃还仍然健在,直到宋朝的时候才被灭亡。由此可见,封建时代统治阶级对工这个阶级的轻视。</p>

其实,还正如袁常所想,荀錶和田楷之前并不是很重视马钧,在他们看来,马钧不过一个工匠,哪里用得着花费太多的心思。然而,此刻袁常用少有的严厉语气,那就容不得他们不重视了,并且重新审视一番眼前这个貌不惊人的工匠。</p>

见他们的表情,显然都把自己的话给记在心里了,袁常这才放心了许多。</p>

又交代了一番,袁常便让几人去干自己的事,而厅内,则只有袁常,郭嘉和典韦三人。只见三人俱是露出一副阴险的笑容,显然,又有人要被袁常给算计了,至于是谁这么倒霉被算计,那就不得而知了。</p>

“奉孝,如今我已经不在北京城内,想来北京城的那些世家大族,也应该开始有动作了吧!”袁常的右手有一下没一下的叩击着案桌,低沉的说道。</p>

“主公所言真是!”</p>

郭嘉点了点头,同样沉声说道:“据北京城内的探子来报,以王、李、卢、唐四个大家族走动的最为频繁,而其余的一些中小家族似乎还在观望之中;此外,各郡也皆有异动的大家族。其中,北京城内的卢家本家,范阳郡的卢家,反抗最为明显。范阳郡的太守乃是卢家子弟,丈量土地的工作也极其不配合,而且,前往卢家丈量土地的官吏,也都被卢家给打了出来。据探子探听到的消息,卢家已经派人前往冀州寻找卢植商讨对策,显然是强烈反对主公的改革。”</p>

对于郭嘉所说的情况,袁常也早有预料。也亏得幽州士家大族并不是很密集,若是在关中、荆州等地,怕是那些士家大族早就群起而反抗了,也不会像现在这般小心翼翼的行事。北京城内的四大家族王、李、卢、唐只是一郡的大家族,从整个天下而言,这四个家族根本不算什么。幽州境内唯一根基深厚的士家大族,也只有范阳郡卢氏一家而已。</p>

范阳卢氏自春秋战国以来便存在,田和代齐,卢、高二氏被逐赶,离开山东省长清县之卢邑以后,散居于燕、秦二国之间,主要一支是聚居于范阳。范阳卢氏在秦始皇时,有大名鼎鼎的五经博士卢熬,天文博士卢生。继之西汉初期有燕王卢绾,如今被尊称“士之楷模,国之桢韩”之海内儒宗之大儒卢植,均出自于范阳卢氏。而等到了魏、晋、南北朝至隋,卢植之后裔卢志、卢谌、卢偃、卢邈、卢玄等等,都是官宦世家,书香门第。从卢玄起至其曾孙,一家百口,共财同居,为官著名而被史传记载者就有十八人。帝族之子要找卢氏成亲,史称“范阳卢氏,一门三公主。”帝族也要纳范阳卢氏之女为贵妃。史家有四海大姓崔卢王谢之说:“望出范阳,北州冠族”。至唐代尤为突出,不仅状元、进士、帝师,大出人才,有“八相佐唐”、“初唐四杰”之卢照邻,“大历十才子”之卢编等等。自汉末至唐代六百多年中,正史中有记载的卢氏历史名人达八百四十多人,范阳卢氏,贤良辈出,勋业灿烂,文豪蜚馨。由此可见范阳卢氏根基之深厚,当然,如今范阳卢氏皆是因为卢植的缘故才能做大,卢植的子孙还没有成长起来,只要将卢植的问题解决,那么范阳卢氏就不会有问题,范阳卢氏的问题解决了,那整个幽州的问题自然也就解决。</p>

关键是对待卢植的问题,袁常倒是有些犹豫不决。</p>

说实话,对于卢植,袁常还是有些佩服的。卢植在文化界有政治家、军事家、经学家、教育家、文学家之称,开范阳卢氏文化之先河,被尊为卢氏的中兴始祖和范阳卢氏始祖,是历史上配享孔庙的二十八位大儒之一。此外,卢植还是一个能够领兵作战的将领。黄巾起义之时,卢植便是被任命为讨伐黄巾的主帅,后来却因为有人进谗言,卢植这才被下罪捉拿。此后,董卓进京,掌控朝政。董卓意欲废黜少帝刘辩,拥立陈留王刘协为帝,便召文武百官商讨,当时无人敢言,只有卢植独自一人出来反对,董卓大怒,下令将卢植处死,蔡邕为其求情,而议郎彭伯也赶紧出来劝阻董卓说:“卢尚书是海内大儒,士人之望!如今若杀他,天下人都会震惊失望。”董卓这才作罢,仅将卢植免职而已。董卓如此凶残之人却也不敢强行斩杀卢植,可见卢植名望之深厚。</p>

而袁常只是想要改革变法,对于卢植这样的人物还是不想用武力手段来解决。一旦动了卢植,说不定就会造成其他大儒的不满,再加上卢植跟他的准岳父蔡邕的关系也是极为友好,说不定到时候蔡邕都会找到他头上。因此,袁常自然是很难决定。</p>

銆愭帹鑽愪笅锛屽挭鍜槄璇昏拷涔︾湡鐨勫ソ鐢紝杩欓噷涓嬭浇 www.mimiread.com 澶у鍘诲揩鍙互璇曡瘯鍚с€傘€?/p>

“主公,当断则断!为了主公改革大业,为了天下万民,若是卢植无法理解主公的想法,主公断不能手软。”</p>

郭嘉见袁常神色,知道袁常有些犹豫,连忙劝谏到。郭嘉虽是一名文人,然而,该狠的时候就狠,绝不会有丝毫的手软,任何一个谋士能够成就不凡,都不会有妇人之仁。如司马懿,诸葛亮等人,别看平时都是一副和善文人的面孔,就说诸葛亮火烧藤甲兵的手段,虽说是因为战争的原因,但是,也绝不难看出这些顶级谋士都有不同于常人的坚毅个性。</p>

闻听郭嘉劝说,袁常皱起眉头,脑海中进行着激烈的挣扎。良久之后,袁常眉头舒展,心中似有了决断。(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