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的摩尔计划(1 / 2)

 周末,刘主任放了朱然和王泉的假,荣玥只好跟余庆发请假,请他们好好在苏城玩一玩。当然,听说他们要外出游玩,江寻让李经理全程当司机。园林、古镇、游乐园,最后荣玥请他们回家吃了家常便饭。

江寻最关心他们到底聊什么。

李经理很为难,毕竟都是医学术语,他听不懂啊。

荣玥可不是小气的人,这几天学到的成熟的技术和前沿的知识,她都是倾囊相授,不仅仅和朱然和王泉分享,还整理成资料发到了班级的群里,群里的人看到荣玥分享的文档,立马炸锅了。

“我亲爱的荣大神,你回来我们轮流包你午饭晚饭!”陆超看着这些资料,眼睛放着绿光。华格格和杨乐带头响应,最后就连苏家两兄弟都被荣玥折服。

“不用请客,后续的等我们交流会后直接回去交流哈!”

荣玥刚刚发了信息,江寻就来了视频。

“听说你又认了个师父,还是余医生!”从李经理打听到消息,江寻开完学生会例会就飞奔回宿舍了。

“你这消息真快啊!”荣玥就知道,李经理根本就是个监视器。

“都说了,兄弟们到苏城,我肯定做好安排。刚刚问了,对我的安排,他们很满意啊!”

“我怎么看都不是这样!对了,告诉你个好消息,这次格恩团队来,带了个新型材料的器官替代品,可以替代血管。不过,我们还不知道它的实用性,也不知道怎么应用。”荣玥想了想,还是把新型血管告诉江寻。

江寻知道,她提起这个东西就是关注着莫汝云的治疗,心中满是感激,“谢谢你。”

“好了,不说了,我舅喊我吃水果……”荣玥见不得这刻煽情的江寻,更何况陈海东说要洗衣服,江寻就直接光了身子,虽然视频只看到了上半身,荣玥已经觉得自己鼻子里痒痒的,她特怕再被他看到自己流鼻血的样子。

周一上午十点二十,格恩团队到了一院;十点半,座谈交流正式开始。

格恩是个老帅老帅的法国人,金发碧眼,帅的坐在他旁边的老余成了渣渣。

交流会上,他简要介绍了他们团队的项目,这一次他们带着“器官替代”技术和我们的心脏手术关键手法和技术进行交流交换。这个“器官代替”项目名称叫“摩尔计划”,是他团队中的摩尔医生负责。

摩尔,英国国籍,是个医用材料的奇才,家里世代是医生。他致力于这个研究项目前后十三年,目前研究出的手臂、腿、手掌、脚掌等器官替代物已经运用于临床。荣玥看了看这个摩尔,高大强壮,满身肌肉,大方脸,高鼻梁,眼神深邃,竟然还有不少耳钉和纹身,嘴角总是带着些弧度,看起来有些邪魅和高傲。没等余庆发发言,他就表示,这次只想以“替代品技术”为交流基点,他们希望知道中国最先进的二尖瓣膜制作技术。

听了摩尔的发言,老余装着一副不懂英语的样子,一直用苏城方言和唐宛交流。荣玥也装聋作哑,安静地坐在学生代表席上。

格恩见摩尔的发言让整个交流会的气氛到了冰点,只好打断摩尔,重新把交流重点拉回医疗技术上。他说,摩尔医生是个材料天才,也堪称全世界心脏移植手术的翘楚,他成功移植案例已经突破了20例,其中最大患者已经52岁,最小患者仅仅2周半。

心脏移植,余庆发也有成功案例,不过令人头疼的是后遗症和并发症风险防控以及后续治疗。不是医生治不了,是病人熬不过。

格恩介绍了三四个摩尔特别成功的案例,荣玥仔细看了资料。手术的技能方法和国内相差无几,唯一不同的是他用的是替代器官,国内移植始终坚持应该用人体器官。

格恩发言结束,轮到余庆发发言。

余老一开口,依旧是哝哝吴语,就是现场的中国医生和医学生都皱眉头,更别说外国人了。唐宛跟着翻译英文,陈云凯跟着做普通话解释。余庆发介绍了近两年谢老的团队研究的超微心脏隔膜缺损术。

“我说的这个技术,更多的依赖于数字化、自动化,对于医学技术的依赖性很一般,但是这是一个方向,是今后医学与前沿学科并轨探索的方向。首先,我们已经实现了微创手术,利用电子探镜可以在窗口很小的情况下实施内脏器官的修补、切割。经过新一代医生的探索,这样的电子技术实现了更小的微型化、自动化。大家看一下我们的手术视频。”余老直接把手术录像调出来,“现场除了正常的医护人员,我们还有一名信息医生,他在现场负责所有自动化设备,确保这些可以正常工作。你们看,这个探视镜头,其实就像一条绦虫,通过这个镜头,我们利用磁场控制,收集它反馈的数据,直接电脑分析呈现为图像。根据呈现的图像,主刀医生做出手术指令,医护人员配合。这边我们的信息员把医生的手术指令编为代码,继续下一步操作。”

视频里,医生只是看着大屏幕,一个机器臂就完成了整个手术过程。

格恩团队看得目瞪口呆,中国的医疗技术已经到了这样的地步。

等不及唐宛宣布,格恩团队的医生一个个向余庆发提出疑问。

带头的肯定是格恩,“余医生,您这台手术的适用性普遍吗?是不是所有人的这样的手术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实现?”

余老谦虚地笑着,“格恩教授,在中国,医术从来不具有普遍性,但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医院以及有相应技术的全国十三家医院,已经成功完成病例1300余个。当然,因为各种原因,这里面肯定有失败率,失败率大概是12。”

摩尔收敛了傲慢,“那导致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人才缺失,你看这个人,他是这样的一台手术的灵魂,没了他,手术刀就动不了!”余老指着坐在电脑前的信息医生。

信息医生……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荣玥陷入了沉思,肖老手下十五个人,个个基本功扎实,可是谁有这样的本领在临床上开辟一个信息医生的天地?暂时没有,但是以后一定要有,因为中国病人太多了,唯有借助科学提高医技和效率,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格恩团队的问题一个接一个,余老也都认真解释了。最后轮到中国医生和医学生代表提问。

没等唐宛的暗示,荣玥第一个站了起来。

“您好,我是一名医学生。我刚刚仔细学习了摩尔老师的报告,我想进一步了解关于心脏移植中使用器官替代的情况。您看,这前面有四肢替代手术的并发症和后遗症,有具体处理方法;为什么心脏移植中没有?是因为这个材料和心脏能100匹配?”

格恩的目光由绅士转为狠戾,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姑娘,也是个小老虎,“那是因为这一部分的实验结果不稳定,我们还在进一步努力,希望揭开这一谜团。”

荣玥转了转眼珠,来了主意,“摩尔老师,可以了解您手下心脏移植的病人,出现什么并发症吗?”

摩尔眉头一皱,“目前这20多个病人大部分没什么异样。”

格恩眉毛一挑,“也不能说有异样,他们依赖药物,控制心脏和机体的协调性。”说完这句话,格恩舔了舔干干的嘴巴,喝了一大口水。

荣玥依旧不肯罢休,余老给了她一个适可而止的眼神,荣玥耸了耸肩膀,礼貌地道谢,坐下。

老余眯着眼,“格恩教授,您看我们可以用这一套成熟的技术换你的器官替代技术吗?”那“成熟”两个字,就像两根针插在所有医生和医学生的心里。不成熟的医技,只能叫实验。

格恩沉默些许,终于点了头。

两方达成协议,摩尔留在一院学习,由唐宛代表中国医生跟格恩去了解器官替代技术。

剑拔弩张的交流会之后,格恩还是友好地与余老一行人用了晚餐。

荣玥向唐宛要了交流会的材料,下班到家后,她把交流材料整理好,发到了班级群。

结果,群里又热闹了。

眼尖的钱如果立即发了个“原来是你”的表情,“你们看,这个电脑边的帅哥,竟然是谢慕!”接着他直接摆了三张截屏图片。

荣玥一看,还真的像!

“啊,没想到你竟然隐藏的这么深!”张继发了个“生气”的表情。

谢慕自己都蒙圈了。

他仔细看了看,这才确认,是他堂哥。

“别误会啊,这是我二哥。”谢慕站出来澄清道,“他学计算机的啊,怎么?”

王泉直接语音道,“哇哇哇,大神级别啊,这一套设备和现场编码引导机器臂进行手术,简直帅到飙。”

还是陆超最实在,“谢大神啊,能不能跪求谢家大哥给我们也讲讲这个技术,以后要是我当不了主任,当个信息医生也挺酷!”

“对对对,这个技术有意思!”连平时憨憨的钟鹏都附和。

群里已经炸毛了,还不见朱然有动静。于是,杨乐和华格格直接手动艾特他。

群里安静了……

突然,谢慕拉了一个人进来,接着发了个“撒花”,“我哥,肖院长亲自请他给我们指导!”

接着,一发不可收拾,一晚上都在讨论医学和信息技术学结合的事情。荣玥眼巴巴看着,已经忘了何时睡着的。

凌晨四点半,陈云凯打了荣玥的电话,把她喊醒,“快快快,唐主任不在,余老说让我找你。夜里有个病人突然服用大量安眠药,在急救。情况说不清楚,你赶紧来。打车来吧,我报销。”

荣玥呼噜呼噜爬起来,舅舅出差没回来,只好开自己的车去医院。荣玥所谓的最低调的车,就是panaera。她把车直接停在地下车库,刚好陈云凯下了车看见,惊的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