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刘晏、杨炎悲剧人生?(2)(2 / 2)

然而,博学多闻、精通时政,具有卓越政治才能的杨炎,虽然有宰相之能,性格却过于刚直。特别是对卢杞这样的小人,他压根儿就没放在眼里。两人同处一朝,共事一主,但杨炎几乎不与卢杞有丝毫往来。按当时制度,宰相们一同在政事堂办公,一同吃饭,杨炎因为不愿与卢杞同桌而食,便经常找个借口在别处单独吃饭,有人趁机对卢杞挑拨说:“杨大人看不起你,不愿跟你在一起吃饭。”

相貌丑陋内心自卑的卢杞自然怀恨在心,便先找杨炎手下亲信官员的过错,并上奏皇帝。杨炎因而愤愤不平,专门找卢杞质问道:“我的手下人有什么过错,自有我来处理,如果我不处理,可以一起商量,你为什么瞒着我暗中向皇上打小报告!”弄得卢杞很下不来台。于是,两个人的隔阂越来越深,常常是你提出一条什么建议,明明是对的我也要反对;你要推荐那个人,我就推荐另一些人,总是较着劲、对着干。

卢杞与杨炎结怨后,千方百计谋图报复。卢杞深知自己不是进士出身,又面貌奇丑,才干更是无法与杨炎相比,但他极尽阿谀奉承之能,逐渐取得了唐德宗的信任。

不久,节度使梁崇义背叛朝廷,发动叛乱,德宗皇帝命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前去讨伐,杨炎不同意重用李希烈,认为此人反复无常,对德宗说:“李希烈这个人,杀害了对他十分信任的养父而夺其职位,为人凶狠无情,他没有功劳都傲视朝廷,不守法度,若是在平定梁崇义时立了功,以后就更不可控制了。”

然而,德宗已经下定了决心,对杨炎说:“这件事你就不要管了!”谁知,刚直的杨炎并不把德宗的不快放在眼里,还是一再表示反对用李希烈,这使本来就对他有点不满的德宗更加生气。

不巧的是,诏命下达之后,赶上连日阴雨,李希烈进军迟缓,德宗又是个急性子,就找卢杞商量。卢杞看到这是扳倒杨炎的绝好时机,便对德宗皇帝说:“李希烈之所以拖延徘徊,正是因为听说杨炎反对他的缘故,陛下何必为了保全杨炎的面子而影响平定叛军的大事呢?不如暂时免去杨炎宰相的职位,让李希烈放心。等到叛军平定以后,再重新起用,也没有什么大关系!”

这番话看上去完全是为朝廷考虑,也没有一句伤害杨炎的话。德宗皇帝果然信以为真,就听信了卢杞的话,免去了杨炎的宰相职务。就这样,只方不圆的杨炎因为不愿与小人同桌就餐而莫名其妙地丢掉了相位。

从此,卢杞独掌大权,杨炎可就在他的掌握之中了,他自然不会让杨炎东山再起,便找茬儿整治杨炎。杨炎在长安曲江池边为祖先建了座祠庙,卢杞便诬奏说:“那块地方有帝王之气,早在玄宗时代,宰相萧嵩就曾在那里建立过家庙,因为玄宗皇帝曾到此地巡游,看到此处王气很盛,就让萧嵩把家庙改建在别处了。如今杨炎又在此处建家庙,必定是怀有篡权夺位的谋反野心!近日长安城内到处传言:‘因为此处有帝王之气,所以杨炎要据为己有,这必定是有当帝王的野心。’”

什么!杨炎有“谋反篡位”之心?岂能容之!于是,在卢杞的鼓动之下,勃然大怒的德宗皇帝,便以卢杞这番话为借口,将杨炎贬至崖州(今海南省境内)司马,随即下旨于途中将杨炎缢杀。唐代著名经济改革家、两税法的创始人杨炎就这样被冤杀于荒野,年仅55岁。此时,距离刘晏之死不过一年多的时间。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咪咪阅读,iiread 安装最新版。】

杨炎追随元载,被贬复起用为相后从个人恩怨出发,打击报复刘晏,引起了人们的不满,遂中奸计而招致杀身之祸。两位大唐帝国最杰出的理财家就这样因为相互之间的政治斗争而先后死去,帝国再现盛世的希望至此也成了永远不可企及的梦想。(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