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保卫战(一)(2 / 2)

思必可力的话提醒了李孝逸,他说道:“老将军认为许王是诱敌深入之计?”

思必可力点点头说:“有可能,许王用兵一向不按常理,以少数量兵力使用诈术谋略取胜,看看他几次和吐蕃的战斗,全是如此,所以我们不能不小心。”

李孝逸点头:“不错,我正是担心这点才让军队分作三路齐头并进,宁远军太少,让他们兵力分散才能各个击破。”

思必可力说道:“我想许王也看出来大总管的意思,所以我认为许王应该是放弃外围的阻击,而是把兵力集中在核心地区,用计谋和我们作战。一旦击败主力,那也就取得了胜利,能避免兵力分散的危险。”

思必可力这么一分析,李孝逸也觉得有道理。自己兵分三路,中路军只有十万,如果李孝放弃其他两个方向,只是把兵力集中在一个方面,以宁远军的战斗力三万对十万也有获胜的可能,一旦击败自己的主力,那也就能取得全部的胜利。

他是有点才能,但军事作战上不是最强的,很谦虚的问道:“老将军认为我该如何应对?”

思必可力很自信,他一声戎马随太宗征战天下,他本是突厥人,内附归顺大唐之后,娶了千金之女成为真正的大唐人,这么多年虽然不再上战场,但军人的热血还在。

不过已不在是当年的他,子孙遍地,也不可能不有所顾忌,再说李旦是皇上,无论太后如何专权,天下毕竟是李家的,谁起兵谋反都是不许的。

许王李孝用兵诡诈,他手下第一大将丁解元也堪称将才,但思必可力并不服气。听到李孝逸请教就说道:“我认为应该集中于兵力一点,两侧的进攻为牵制,把兵力集中于中部,直捣甘州,即便许王把他的兵力全集中在一起,也没用。”

作为同样有军事才能的左右两个大将军,同时点头。左丘畅说道:“思必老将军果然将才也。”

朱世勋到底年轻,他没明白问道:“为什么?”

王重山人如其名,确实有些稳重,他可不想得罪朱世勋这样的新贵,也就说道:“许王兵马不足,如果他把兵力分成三个方向,每个方向也无法抗住十万大军,大总管正是这样设计的,如果许王把兵力集中在一点上,可以击败其中任何一路,所谓的各个击破。思必老将军的战术高明,把两侧军队变成佯攻,集中兵力于一点上,和宁远军决战,如果他不迎战那就直接拿下甘州,如果迎战,以优势兵力就能击败宁远军。”

王重山一解释,朱世勋不说话了,他也有点能力,打仗经验不足,头脑还是有的,不能不说这是好办法。

李孝逸说道:“不错,好办法,许王不是让人迎接我们吗?那正好,我们可以直接向甘州进攻,许王府和他重要的人物都在甘州,只要拿下甘州,许王要不弃城逃走,要不束手就擒。只要把许王押回洛阳,我们就大功一件。”

众将一起躬身听命,李孝逸说道:“左路军抽出五万大军和中路大军汇合,右路同样抽出五万与中路军合并到一起,在中路集中二十万大军,前锋部队保持和中军半日路程,两侧进攻的部队加快速度,向前牵制宁远军,遇强敌稳扎稳打不要冒进。中路大军减慢速度让许王把兵力分散,如果他不分散,就只能和中路军决战。”

“是”所有将领一起躬身答应,各自领命回去抽调军队向中路武平汇合,如此一来三个方向的进攻全部暂时停下来进行调整。

宁远原来许王府里,丁解元一脸的冷静,看着手下的两个师长。宁远军用最快的速度完成了新的调整。

【推荐下,咪咪阅读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 iiread 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此次调整,李孝不但收回行政权力,同时也收回了军权,所以宁远军的三军总司令为李孝,晋文斌为总参谋长,协助李孝指挥军队,把四个师分为宁远第一军和第二军,丁解元为第一军军长,韩城为第二军军长,每个军辖两个师。

根据宁远面对两个方向共计六十万大军,林炎提议扩编宁远军,以现在宁远的人口,把军队扩编到十万还是能支撑得起的,对这个提议连杨凡也表示支持。

但李孝拒绝了这个提议,而是保持兵力数量不变,命令第二军进入格德,两个师分守三个方向。李孝判断吐蕃不会进攻的,只要和大唐军队没有分出胜负,吐蕃就不会进攻,所以留下一个军两个师没问题。调丁解元的第一军前往宁远,准备迎战李孝逸的三十万大军。

两个师总共才两万多人,对抗三十万大军,怎么看都不可能,但李孝和丁解元研究了好几天时间,没谁知道李孝安排的是什么战术,但丁解元带领军指挥部前往宁远指挥第一军迎敌。(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