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云深不知处(1 / 2)

太平诀 屠维 0 字 2022-02-09

 (求收藏、收推荐、求评论)

“帝王椅,愚顽枉动金帐起,可怜未达身先死,虎将龙军,龟绕蛇盘,浮沤一坯黄土。”

苏子陌行走在山间狭路,斗闻樵夫歌声,声似鸿濛,曲也达意,听其中歌词包含多少哲理,自语道:“都道世间有高人,不想却在此山中。”

苏子陌寻声走去,见正是自己熟悉的樵夫鲁二哥,苏子陌呵呵笑道:“我道何处高人唱此神曲,原来是鲁二哥。”

“苏小哥,我可不是高人,只是听高人唱此曲,觉得好玩,闲来无事,哼上两句。”那樵夫鲁二哥放下肩上的挑担,驻足歇息。

“二哥,你一向不是在山下打柴吗,为何上来这么深。要知道这山上虎豹龙蛇可多了,光野猪就有成群,遇到了可不得好。”苏子陌诚恳地问道。

“苏小哥,我何尝不知道这深山有猛兽,可是日子一天比一天苦,不如深山打不到好柴,卖不起好价啊!”鲁二哥诉苦道。

“哦,那一担可卖几何?”苏子陌问道。

“以前一担卖一百二十文,现在一担卖一百五十文。”鲁二哥道。

“这柴涨价了不好吗?多了一些收入,就可以多了一些储蓄。”苏子陌问道。

“苏小哥不下山不知道现在的形式,柴米油盐酱醋茶,哪样不涨价,一担柴上涨三十文,一斤米上涨八文钱,一斤粗盐上涨二十文,一斤肉上涨五十文。再加上田亩税、人头税、徭役税、兵役税、战争税等等各项赋税,不入深山冒险,可就活不起了。”鲁二哥侃侃道来。

“赋税一向如此,可是为何柴米油盐都涨价呢?”苏子陌问道,此刻在苏子陌的心中已然有了答案,但是还是问了一句。

“各国战乱,诸侯举兵,田地荒废,粮食不够吃,自然就涨价了。”鲁二哥道。

一阵沉默,鲁二哥从新挑起柴担下山去了。

苏子陌默立良久,忽然想到刚才鲁二哥的唱词:帝王椅,愚顽枉动金帐起。这词写的多么的现实,一把帝王椅,多少愚顽兵戈起,争来争去最后还不是浮沤一坯黄土。

唉,可怜天下百姓,百姓可怜!

回到住处,远远就见好多人,大箱子小箱子搬个不停。

胖子师傅诸方良还是那个标志性动作,左手背后,右手抚须,跟一个员外相谈甚欢。那员外不是别人,正是陆子晨的老爹陆致远。

陆致远家境殷实,守着几代人攒下的家底,安稳度日,不知是年轻时造孽太多,还是祖上福荫没有恩泽后代,陆致远四十岁之前一直没有子嗣,纳了几房妻妾,也没见哪个肚子里闹出一点动静。

后来不知从何处得知武当山上有神仙,陆致远不断地上山寻仙访道,据说终于一日在山上遇到一个老道士,老道士赐下一颗丹药,当然陆致远少不了捐了一些香火钱。

后来妻子黄氏的肚子居然就见响了,终于老来得子,四十岁时生了个儿子---陆子晨。

所以后来陆致远见人就说武当山上有神仙,传到了武当派古义友耳朵中,于是诸方良奉命下山,带着仅仅八岁的苏子陌,二人进了陆宅。

陆致远虽然不希望儿子成为道士,但是经不住诸方良“道士下山可娶妻”的奇怪言论,这才答应了儿子上山,其实更多的原因还是当年遇到那个老神仙给陆致远的震撼。

“见过陆伯父!”苏子陌上前拜见。

“子陌这孩子又长大一些了,越来越像男子汉了。”陆致远夸了一句。

“诸道长,我儿陆子晨就拜托您了,还有我那些家什!”陆致远拱手又朝诸方良作揖。

“呵呵,好说,这些东西放在子晨房间,你不相信别人还不相信自己儿子吗?”诸方良呵呵笑道。

一番告别,陆致远领着家奴佣人下山去了。

“师傅,怎么回事?”苏子陌问道。

“小孩子懂什么,一边去。”诸方良没好脸色道,转身走进了陆子晨的草房。

走进陆子晨的草房,苏子陌就见到了房间内堆了一堆的箱子,都上了锁,显然都是些值钱的物件。

“师弟,伯父这是要把家安在山上吗?”苏子陌不解问陆子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