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魔境(1 / 2)

祖龙 青色火焰 4671 字 2019-09-07

 九华山,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九华山主体由花岗岩构成,以峰为主,盆地峡谷,垂涧渊潭,流泉飞瀑,气象万千。山有名峰七十余座,千米以上的高峰多达三十余座,其中最高的‘十王峰’海拔一千三百四十二米,如擎天巨柱。

唐代刘禹锡观山时赞叹:“奇峰一见惊魂魄”,“自是造化一尤物”,可见其雄伟壮观。

从高处俯视而下,整座九华山便有如一幅清新自然的山水画卷,处处有景,移步换景,自然秀色与人文景观相互融合,加之四季分明的时景和日出、晚霞、云海、雾凇、雪霰、佛光等天象奇观,美不胜收,令人流连忘返。

南朝时,因此山奇秀,高出云表,峰峦异状,其数有九,故号九子山。

唐天宝年间,诗仙李白曾多次重游九华山,睹此山秀异,九峰如莲花,触景生情,遂与友人和唱《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并序》,曰:“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因此改‘九子山’为‘九华山’。

李白游山期间还曾作诗赠友韦仲堪云:“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我欲一挥手,谁人可相从?君为东道主,于此卧云松。”诗中名句“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更是成为描绘九华山秀美景色的千古绝唱。

人一旦有,通常都会转化为动力。

朱业心中环绕着紫衣少女的身影,便觉得周身充满力量,爬山走路特来劲,顺便还能记下老道对九华山的简单介绍。说来也奇怪,自幼不喜读书的朱业,对奇山异水却有着莫名的兴趣,只听一遍便完全记住。

可来劲是回事,朱业的年纪毕竟还小,体力有个限度,短时间尚能忍忍,时间一长便有些吃不消,喘着气道:“真累,老道,跟着你在山中转悠了两个多小时,咱们到底要上那去?”

“双溪寺。”老道缓缓往前走,一步一步,不紧不慢。

朱业四处观望了下,有些渺茫:“在那?”

老道指着远在云霄的小片僧舍宝殿道:“就在那,其实不远,可走过去还得要半个时辰。”

朱业定眼望去,只见半山腰的茶树深处,耸立着零星几间古朴幽静的庙宇。两地相隔真的不远,可看似近在咫尺,又如远在天边,山间小道繁多,九转十八弯,真要徒步走过去,没半个时辰还真不行。

朱业眉头稍皱,沉思了片刻,眼中突然一亮,道:“老道,只听你说自己有多么厉害,法术有多么神奇,可我至今也没见过,不如你就地施展御天飞天术,带我直接飞过去得了,也省得爬来爬去,浪费力气不说,走的全是冤枉路。”

“你也说老道是个道士,脚下乃佛门圣地,轻易施展道家法术,实属轻藐唐突之举,别说那些和尚僧人,就算佛祖也是会发火的。”老道先是幽默了下,又若有深意道:“再说,前路看似坎坷,却未必弯曲;看似康庄大道,也未必笔直。曲直在于心,心直,路自然顺直;心不直,路就算再直,其实还是歪路,你明白吗?”

朱业若有所思,许久,道:“好像有点明白,又好像稀里糊涂的。”

老道点点头:“日后自会明白的,先走吧!路是要慢慢走的,想一下子飞过去,那就是作弊、走后门,不管是世俗界,还是修行界,都不会有善终。尤其是你将要踏入修行界,一定都要注意,修行有如逆水行舟,需循序渐进,讲究滴水穿石,水到渠成,千万别想着找捷径、走后门,不然必会坠入万劫不复之地。”

话毕,老道便继续朝前慢慢走去,朱业却呆立在那,心中似乎有点想法,有点感慨,却又细想不出,就有如兴冲冲找到某人,正准备说话时却突然忘记想要说的话,那种憋屈,那种无奈,让人格外难受,格外心烦,就有如亿万只蚂蚁在心头撕咬似的。

渐渐的,朱业不但心中难受烦躁,连面目也随之扭曲起来。

老道虽走在前头,神念却笼罩着方圆数百米地域,瞬间便察觉到朱业的不对劲,急忙转过身来,顿时被吓了一跳,只见一团虚无缥缈的黑气,正悬浮于朱业天灵上方三尺处,如不是他眉心深处有团金光挡住黑气,只怕早已被邪气侵入体内。

朱业没学过任何修行心法,也不知道任何关于修行的知识,却莫名其妙的遁入魔境。

魔境,修士心劫,初学者的入门障碍,渡过便入修行门墙,过不去便走火入魔,万劫不复,终生沦为废人。

魔境作为修士首道心劫,各门各派都有应对心法,前辈高人大多也都会传下渡劫经验。所以,魔境虽然凶险异常,但只要资质尚可,再稍做些准备,十有都能安然渡过。寻常修行门派门人,在踏入修行门墙前,都会依照师门所传心法入定修行,或许会稍显烦琐了些,但有师门长辈守护,基本上都会有惊无险,大多数人都能在入定中渡过魔境,成功踏入修行门墙。

可朱业与寻常修士不同,他不知心法为何物,更不知何为魔境,如不是意外为老道所救,或许他永远都不会接触到修行界。一个对修行一窍不通的半大孩子,却因为几句简单道理而遁入魔境。

大道致简,不得不说冥冥中自有定律。

在修行界,像朱业今天这般无故顿悟的并非没有,老道就是其中之一。可老道当年痛失妻子,悲愤过度,心神失常,稀里糊涂便渡过魔境,他自己对魔境也知之甚少,自然也不知该如何帮助朱业。

正当老道大为着急时,山中却隐约传来禅院钟声。

开始时,钟声圆润深沉,给人宁静、悠远的感觉。

没过多久,钟声变得浑厚宏亮,音波稍有起伏,悠长送远。

与此同时,诵经念佛声若隐若现,恍惚间便使人遁入庄严幻境。

也不知过了多久,朱业头顶上的黑气缓缓散去,钟声也渐渐消停淡去。

原本静立在旁的老道,不知何时也闭上了双眼,细细品味着钟声的悠远意境。

当老道回过神时,朱业正好睁开双眼,眸子深处精光一闪而过,如闪电般迅疾,虽然隐秘,但终究逃不过老道的火眼,老道笑道:“这样就让你入得门墙,真是便宜你小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