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兵进洛阳(1 / 2)

 第六十八章兵进洛阳

“你说这贾大人突然召集我们所为何事呀?”、“我若是知晓,岂不也和先生这般算无遗策了?”

宽阔的山腰间人潮涌动,拗黑的农家汉子、精壮的猎户又或是面黄肌瘦的老者,皆是不约而同的将目光投向了这支队伍的大脑,一袭棕色长衫罩身的贾诩。

他们本是司州一带的普通百姓,只因战乱颠沛流离沦为了流民,若非是当初贾诩与华雄等人搭救,恐怕早已命丧。随后贾诩一系列的偷袭与奇谋让他们心甘情愿听命于他。

秦舍是个很普通的农夫,当初被董卓强征入伍过,实在忍受不了同僚的恶行而反叛投靠了这支半月来名言函谷关一带的‘三崤贼’。

站在人群中见贾诩沉默不语的遥望东方,心思灵敏的他立马从人群中挤了出来,放眼望去却是见这洛阳城内火光大显,南门外更似有兵事,不禁喊道:“皇、皇宫起火了”

众百姓只顾将目光投向贾诩全然未注意远方,经他这么一喊,纷纷遥望过去,果见火光冲天,顿时炸开了锅,议论纷纭。

贾诩见状嘴角微微一扬,转过身朝众人摆了摆手,平息了嘈杂声后,叹息道:“遥想我大汉高祖高疆辟土,创造霸业之时,百姓是何等的丰衣足食,却不想辗转四百年,董贼竟是欲毁我朝根基,实万死而不能辞其咎贾某虽同为西凉人,可对于此等暴行,亦欲食其肉而不解恨在场诸位本是良民,生活虽不富裕但却安康,莫不是此贼恶行,又如何会至今日境地?贾某不才,虽一介文生却也日夜臆想提三尺剑斩其狗。今日其焚我大汉根基,落荒而逃,正是杀其之良机但请诸位助贾某一臂之力”

百姓没有贾诩这般好口才,说不出这番话,但也听得明白,正如贾诩说的,如果没有董卓颁布的苛捐杂税、前行征召精壮致使司州一带家破人亡者步步可见,又怎会流落到这荒凉的三崤山上?国仇不重要,但家恨却是每个男儿心中的痛

没有任何人提出异议,几乎是同一时间举起手中的拳头高声呼喊‘全听贾先生吩咐,誓杀此贼’

华雄见状敬佩的望了眼贾诩,若如自己一般莽撞未曾兴师恐怕结果就彻底两样了。反观潘凤,狐疑的歪着脖子看向贾诩,横看竖看,总觉得眼前这人和陈清太过相像,都是这般善于鼓舞士气、使用人心。

百姓呐……呵呵,董卓能够一夜突破洛阳,全因世家、士人忌恨曹孟德当日屠杀皇宫之举,入京畿后,董卓竟是重蹈了曹操覆辙,暴*根源就是为了打压、报复曾经瞧不起他、处处针对他的世家。但却不知世家若对他灰了心撤离他辖地,损失更大的则是民心。成也世家、败也世家,若无世家之基业、商铺,哪处可见繁华?若无世家资助、配合,谁能盘踞一方称王称霸?高祖若无吕氏,又岂有大汉?何其不智也

心中暗笑一番,贾诩隐隐闻洛阳南门处低微的‘咚、咚’声似乎消失,悠然自得的撵起胡须,暗笑道:曹操似乎已突破了洛阳,唔,必追之,且让诩替你阻拦一番罢

——————————————————————————————————————————

城门破了

无数次的冲锋过后,典韦与黄盖二人喘着粗气一马当先杀入了城头,迎着城门下数百士卒的压制,两人如入无人之境,两根钢鞭与两柄铁戟同时上下舞动,宛若蛟龙出海,戟刃所劈之处残肢飞舞、血雾喷涌,钢鞭所扫之地触者连哀嚎都未来得及出,便已断了命脉。两人犹如两柄利刃深深刺入了董卓守军的腹地,纵然是五百守军的士官如何叫唤,都抵不住这疯狂的攻势,转眼间阵形就被层层挤压后退。

潮水般的攻势并未就此结束,继二虎过后,江东猛虎孙坚与曹操这两个当世人杰亦是身先士卒冲了上前。八千士卒攻城之初被城头擂木滚石伤者为数五百有余,而突破城门闯入城内这一段战事,却只付出了不到三十人的伤亡,足可见这股士气有多高涨。

破了

陈清在亲卫的保护下跟随大部队冲入了内城,遥望熟悉的街头上宛若火海,那个令无数人向往登入的皇宫火势滔天,心中焦急之余,立马高喊道:“孟德,残部不足为虑,救火为先”

被火势映照的宛若白天的洛阳街道上没有任何人影,空荡荡的,凄凉而又伤感,唯有几道火舌时不时从草屋内喷涌而出,激出一阵瓦硕、残渣。“典韦,领两千将士随操赶赴皇宫救火,其余人等尊文台兄之命扑灭城内火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