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格林机炮(1 / 2)

镇军将军 太湖西 0 字 2022-01-23

 通过各地的间谍,大型武器如战列舰之类的比较难弄到手,但是步兵武器就随便选了,在让人眼花缭乱的武器清单中,赵云就选以前看过的拿。</p>

于是以上的几种都被找了出来,而赵云的目标就是把勃朗宁m191给装上飞机。打飞机、打装甲车两用。</p>

可是这就要遇到一个麻烦的问题,重机枪太重了,这可不是搬上卡车,拎上去就行。安在飞机前端的机枪太重,飞机降落时容易倒栽葱。</p>

最后,想了法子把枪管由水冷改成气冷,把它安在了飞机的腹部,采用固定安装,瞄准具也做了改动,这样看起来就和赵云以前看到的米格飞机下方的机炮差不多了。</p>

经过几次试飞,基本能确定安装的位置了,赵云才算宣布这款飞机的改装成功。</p>

第一项协议算是完工,第二项研制7毫米速射炮以及飞机上安装的7毫米机炮,马上又提上了议程。</p>

赵云这次把北洋水师“济远”号等军舰上装备过的法国哈乞开斯公司制造的47mm(磅)速射炮(机关炮),花高价在北洋水师里给弄了过来。0发/1分钟,射程:4575米,这些数据看起来不错,不过这种炮肯定是有问题的。因为它们曾在俄国人的每艘军舰都装备过,但现在俄国人完全放弃了它们。</p>

此时因为国内的钢材造炮不行,赵云早就把欧洲钢铁厂中的各式钢材的样本寄回国内,都囤积在仓库中。这次也一股脑的拿了出来。</p>

虽然现成的法国机炮是转轮式的,可是这种发射机构不能退弹壳,想了半天老师傅们也没有想出解决的方法,为了赶进度枪械人员还是采用了格林炮的原理,在射击过程中,弹膛不动而炮管连续不断地旋转。每个炮管分别依次完成进弹、闭锁、击发、开闩及抛壳等动作,不过这种火炮和格林炮的手摇控制速度一样采用了一个小马达提供动力。</p>

转管炮的射速可达400发/分,并可通过改变马达的转数来调节射速,但这种火炮的主要缺点是体积大、重量大。因为炮管的问题,安装了十支炮管的转管炮,直径已达半米,在飞机的机头机尾都没有可以安装的地方,最后只能折中,飞机把机炮装在可拆卸的炮舱内,用时可挂在机身下面。</p>

小型的飞机都没法携带这个重600多斤的这个大家伙,只能在400运输机的机身下挂上机炮吊舱,内装一门7毫米口径的机炮和炮弹。用弹夹供给炮弹,弹夹则装在炮上。</p>

经过几次试验,飞机上安装的7毫米机炮,找到了正确的使用位置,一旦打开舱门,则射向斜上方,因为机炮的炮弹过重仅仅飞行00米就开始下坠,导致弹道弯曲的程度堪比弓箭。</p>

但只要对方挨上就是一个大洞,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曾经多次用米格击落b9这样的巨无霸!足以证明该炮威力之恐怖!</p>

而且还可以采用掠袭的方式从轰炸机下后方进入攻击航线,打完了就闪,完全可以避免遭遇轰炸机的防空火力网。</p>

想想全金属的战机都挨不过,木架子的飞机估计只要挨上一两发就能打下来。</p>

效果是不错的,可这玩意只能装在战舰或是战车上,飞机用这玩意还是不靠谱。</p>

汉德利·佩奇0/400的载重是够了,可它毕竟是轰炸机,俯冲攻击地面目标时,离的远了射击精度差,离的近了,射完直接就是一头栽倒,很难爬起来。</p>

采用了法国的斯帕德轻轰i型,这样的情况才稍稍好些,可是用于空中格斗又成了问题。</p>

最后还是花了大价钱请克虏伯公司帮忙特制了炮管和散热器,这才把炮的炮管厚度减少了一半,重量给降到了78公斤。</p>

勉强装在一架斯帕德双人座飞机的下部,在太湖上试了试,用来对地对舰攻击那是肯定没问题的,而且效果还不错,对付飞艇应该没问题。不过用来对其它飞机就差强人意了。</p>

归根到底还是太重了,需要大马力的发动机,而这个正是华夏的软肋,后世都没能很好解决的问题,赵云也就只有继续头疼了。</p>

所以赵云最终还是放弃了大规模装备这玩意,只能等其改轻后或是有了新式的大马力发动机再说,当然这个问题还是要交给巴玉藻等人来解决。因为根据协议,他们的第二项任务只算完成了一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