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令人神往的猛将(1 / 2)

镇军将军 太湖西 0 字 2022-01-23

 邵老二看着赵云那副古怪的盔甲,哭笑不得的说:“少爷,要是小人没看错的话,这副铠甲放在大清,那可是王公贝勒才能用的好东西。钢质色泽乌亮,隐隐泛出蓝光,是采用了日本人的百炼钢技法,每片鳞甲上都带有天生附带的花纹图案,这样坚硬程度不输板甲,重量却仅比皮甲稍重的上好铠甲,可谓是铠甲中不可多得的精品。不过,少爷现在可不是大清朝了,早就是洋枪火炮了,您还用这个挡子弹,估计悬!</p>

赵云想想也是,这玩意跟头盔一样,防弹片还可以,直接抵御子弹,估计够呛!可是要是铠甲再加重,自己也背不动啊!</p>

看赵云沉思不语,邵老二继续说到,“少爷,您还是派两个盾牌兵也身穿重甲,手持钢盾,在一旁保护您,这样估计能够好些!”</p>

“有道理,咦!邵老二你脑子挺好使的吗?你是怎么想出这招来的?”</p>

“呵呵,少爷您忘了小的在清军中当过兵,那时的哨长身边就有亲兵是专门为其挡子弹的。”邵老二不好意思的说道。</p>

“嗯,不错,不错,这个法子好,不过两个不够,我要派八个,这样才能全方位保护我嘛!”赵云只顾自说自话。</p>

邵老二在一旁听的一阵错愕!</p>

试完了盔甲,赵云看着时间还早又拿起了一本古籍。这可是真的古籍哦!是问许副县长从县衙借来的,宜兴县的县志。</p>

为什么要看县志?</p>

因为赵云要找人,找三个非常牛的人物。其中两个还有些传奇、神话色彩。而这三个人除了最后一个,也是功绩最小的一个被人知晓外,其他两个都是名声不显。</p>

他们三人分别是,周处、陈庆之、卢象升,他们三个都是宜兴人,不过不是同一时代的,但都是介于牛a和牛c之间的人物。而且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实诚,赵云想在他们身上学习一点军事知识,哪怕是一鳞半爪也成,马上要上战场了,赵云心里也急啊!</p>

这也算的上是临阵磨枪吧!</p>

先来说说“阳羡第一人物”,周处。</p>

周处(6年~97年),字子隐。东吴吴郡阳羡(今江苏宜兴)人,鄱阳太守周鲂之子,他爷爷也是官员,他应该算是官三代。</p>

所以周处年少时纵情肆欲,为祸乡里,后来为了改过自新去找名人学习,浪子回头,改过自新,功业更胜乃父,在本地留下“周处除三害”的传说。</p>

周处年轻时,为人蛮横强悍,任侠使气,是当地一大祸害。义兴的河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一起祸害百姓。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大祸害,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p>

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相互拼杀后只剩下一个。周处立即杀死了老虎,又下河斩杀蛟龙。蛟龙在水里有时浮起、有时沉没,漂游了几十里远,周处始终同蛟龙一起搏斗。经过了三天三夜,当地的百姓们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轮流着对此表示庆贺。</p>

结果周处杀死了蛟龙从水中出来了。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对此庆贺的事情,才知道大家实际上也把自己当作一大祸害,因此,有了悔改的心意。</p>

于是便到吴郡去找陆机和陆云两位有修养的名人。当时陆机不在,只见到了陆云(其实周处青年时,陆云还只是个小孩,他的存在就是为了传达后面的话),他就把全部情况告诉了陆云,并说:“自己想要改正错误,可是岁月已经荒废了,怕最终没有什么成就。”陆云说:“古人珍视道义,认为‘哪怕是早晨明白了道理,晚上就死去也甘心’,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再说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传扬呢?”周处听后就改过自新,终于成为一名忠臣。</p>

后来陕北,甘肃一带的氐人造反,朝廷找到梁王去镇压,权臣们就要趁机把周处搞去做前锋,好借刀杀人。周处的一个好朋友就上书给皇帝,说周处虽然忠勇果敢,但是结怨太多,到时候冲杀时没有人愿意支援,肯定会白白丧命。请朝廷不要派周处去送死,可当时的皇帝就是那个有名的纳闷老百姓为什么不吃肉糜的晋惠帝,哪里理会这么多。周处的朋友又劝他以终养老母为由,辞去这个差使,周处慨然拒绝,表示忠孝不能两全,既然做了这个,就不能顾及私义,死也就死了吧。最终还是随军出发了。</p>

到了前线,梁王就以周处勇猛为由,让他带五千人马去冲击敌营,一晚上连催三次命其立即进战,周处以五千兵力,对阵七万敌军。战斗从早上持续到晚上,直到腹绥肠鸣,弦绝矢尽,梁王也没有派一个士兵支援,可怜周处最后竟死在乱阵中。死前赋诗一首:去去世事已,策马观西戎。藜藿甘梁黍,期之克令终。</p>

好吧!猛虎和蛟龙都出现了,赵云不得不怀疑这龙到底是什么动物?</p>

龙在华夏古代文化中,以特殊的涵义占据了各个领域,并成为中华文化的精神象徵。</p>

有关于龙的传说,就有夏朝君王孔甲曾经命令手下刘累养过龙。当时是一公一母,但后来母的死了,刘累就用龙肉侍奉孔甲。孔甲吃馋了,龙肉却没了,刘累就逃跑了。刘累就是现在刘氏这个大姓的始祖。</p>

而日本人却喊着他们有龙的标本。</p>

虽说在日本大阪速浪区的瑞龙寺,有条未长大的幼龙标本。但日本至少有两间瑞龙寺,一间是富山县高冈市的瑞龙寺,这件寺院很大,也是日本的国宝,但是并没有收藏任何龙的标本,而另一间,则是大阪速浪区的瑞龙寺,非常小,在地图上找不到,因为它的真正名字叫做“铁眼寺”。按照在大阪本地人的说法,这个铁眼寺其实只有几百平米,但是很出名并不是龙的标本,而是河童之手,</p>

因为在日本有很多寺院自称拥有异界生物的标本,不过一般都是用鱼类鸟类爬行类和人类婴儿或者猴子的尸体拼接而成的,由于瑞龙寺从来不将这自称拥有的标本拿出来做研究,所以究竟是不是真品,无法证明。所以,在日本基本没人相信那是真的。</p>

日本大阪的瑞龙寺展示的是一个小型的干制龙标本,这个龙标本据说是明朝时由渔夫在海边捕获,后由华夏商人出口到日本,被日本著名收藏家万代藤兵卫买下。万代藤兵卫又将标本捐给了瑞龙寺,一直保存至今。这个标本经过防腐处理,外面涂满金粉,龙头上有角,嘴边有长须,眼形巨大,有三只爪,全身覆盖鳞片,与雕塑作品中的龙相当接近。标本仅有一公尺长,可能是还未长大的幼龙。</p>

不仅有龙还有人鱼、和河童干瘪的标本,类似木乃伊。</p>

人鱼是公元168年天和二年,日本外海有渔民捕捞到的,将消息告诉了喜欢收购一些稀奇古怪的富商万代藤兵卫购入。万代藤兵卫高兴的不得了,想要饲养活的人鱼,但富商万代藤兵卫公开将人鱼给世人看,不幸的是人鱼没活多久,就被万代藤兵卫养死了,结果被制成标本。</p>

好了不扯那些了,回过头来看后面的五千对七万,这位猛人到底是怎么打的还是没说清,不过死战也算是一招,这点赵云对自己的傀儡兵还是有信心的。</p>

那接下来再看另一位猛人,首先声明此人比yy小说中的猪脚还要牛叉,但却是真实人物,勿吐槽。</p>

其实赵云找县志也就是想学学他是如何打仗的,就连用兵如神的一代伟人——太祖,虽然饱读兵书,仍然非常欣赏、佩服陈庆之。在解放后的一段时间里,他对《陈庆之传》一读再读,在传记内许多处又圈又点,划满着重线,并充满深情地批注:“再读此传,为之神往”。</p>

看过华夏古代战争史,总有一些以少胜多的例子令人记忆深刻,</p>

项羽彭城破诸侯:三万对五十六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