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别有用心(1 / 2)

福妻安康 云湘 2856 字 2019-09-04

 岳书瑶几人歇息了会儿、冷骏飞便说想去看看岳书瑶从小居住的院子,俩人在院子里逛了大不到半个个时辰、岳夫人便命小丫鬟前来请他们用午膳,因是款待女婿的宴席所以午膳摆在了正厅,岳书瑶到了正厅时才发现湘姨娘、雪姨娘等都已被请过来了。

岳夫人一见到冷骏飞便笑吟吟的介绍道:“瑶儿的父亲去世得早,兄长又远在京城求学,眼下家里也只有我同几位姨娘作陪了,还请女婿多多包涵。”

岳书瑶听了这番话才知道这个朝代男女是可以同席的,男女之大防没有岳书瑶所知的那些封建社会那般严格,只要左右有人相陪男女也可同席、相互言语,长辈女性与晚辈男性之间的忌讳也比较小……可见朝风还是比历史上的封建社会要开放一些。

岳书瑶翻阅了《女诫》后,得知按照回门的规矩席前应先进“蛋面”、待女婿把蛋切开后方可开宴……待大家都入席坐定后,果见丫鬟们奉上了碗“蛋面”端放在冷骏飞面前。

冷骏飞回门前冷夫人自然是仔细叮嘱了上了岳家该守的规矩,只见他不慌不忙的拿起汤匙与筷子,小心翼翼的切开“蛋面”里放着的一颗煮熟的鸡蛋。

待冷骏飞把蛋切开后,岳夫人才吩咐道:“大家动筷子吧,在座的都是自家人、女婿勿需客气。”

“岳母大人请先动筷。”

一番承让后自然是由岳夫人这个当家主母率先动筷,席间岳夫人还向冷骏飞逐一介绍了几位姨娘、并告诉称谓,冷骏飞也客气的同她们见了最为普通的礼数,一顿饭下来倒是事事都合规矩、岳夫人也没在宴席上使什么坏。

按照旧例,请回门后、新婚夫妇要留住娘家一个晚,第二天才会拜别回去,于是用完午膳后岳书瑶便带着冷骏飞在岳家的花园里闲逛,间或月娘会指着某个地方说些岳书瑶小时候的趣事,如此下来一下午的时光倒也慢慢的消磨去了。

顶上的红日一晃便已西下、岳府里各房各院也都掌起了烛灯,大约酉时岳夫人便再派了小丫鬟来请冷骏飞用晚膳,几人便从花园移步至正厅。

中午那顿宴席算是比较正式的、首次宴请女婿之席,晚膳这顿就显得随意多了、有些家人相聚团圆的意味,湘、雪两位姨娘自然还是要作陪,而午宴没出席的岳书凌与岳书云两位小姐、在晚上这比较随意的场合倒也出席了。

虽然从晌午到傍晚只隔了一个下午地时间。但岳书瑶再回到这正厅时隐隐觉得某些地方有些怪异。就连岳夫人也比晌午还要热情上几分。那份热情让岳书瑶更加提高了警惕、准备兵来将敌水来土堰。

岳书瑶一面笑盈盈地应承岳夫人。一面不动声色地抬眼暗自观察正厅。宴席开始不久岳书瑶就发现了让她觉得怪异地地方———这偌大地正厅里除了原本该点地烛火外。正厅地四个高角多悬挂上了四盏别致地灯笼。灯笼下还挂起了轻飘飘地纱帐。正是这几盏灯笼与纱帐让岳书瑶感觉到了怪异。

只见那四盏精致地灯笼外面都被围上了一层淡粉色地薄纱。朦胧暧昧地烛火透过薄纱倾泻而出。衬得站在灯下地四位掌灯丫鬟脸蛋儿如同那盛放地桃花般。满室里更是仿若春意流溢、让人迷醉不已……

当然岳书瑶不属于被这粉色烛光迷惑住地人。她一下子便记起正厅以前是没有悬挂这些别具匠心地灯笼地。并推断出这几盏灯笼应该是晚上临时挂上去地。

岳书瑶还敏锐地发现。那掌灯地四个丫鬟并非那些不起眼地、干这种琐事地小丫鬟。而是岳夫人跟前地几个仅此翠儿地二等丫鬟。

这四个二等丫鬟模样都生得十分娇俏水灵。放在二十一世纪包装成明星绝对是属于容貌实力派。且借着烛光岳书瑶发现她们穿着清一色地水红色衣裙。腰间束着红色地锦带、带上缀着长长地流苏……

那四个掌灯二等丫鬟脸蛋上不但抹粉描眉,朱唇更是鲜艳欲滴想是擦了上好的胭脂,岳书瑶瞧她们这身打扮看着比她自个儿还要考究、美艳几分,若不是周围的环境是岳书瑶无比熟悉的岳家正厅……她几乎要误以为自个儿不是在岳府里、而是不小心钻进了哪一处专聚美人儿的烟花柳巷。

摇曳暧昧的粉色烛光、随风轻轻舞动的纱帐,加那上娇俏可人的美人儿,怎么看都像是那些烟花柳巷招揽、留住客人的手段儿,这岳夫人如此安排究竟有何用意?难道她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