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骑兵(1 / 2)

 随着李修的一道军令而下,刚出京城不久的大军,便分别在二娃子与周遇吉的统领之下,浩浩荡荡的分兵而去。</p>

与此同时,数名骑兵亦是快马赶回京城,将李修对蒙古局势的看重转达给已经提督东厂的曹化淳。</p>

而李修自己,则率领着剩余大军,依旧不紧不慢的朝预定区域而去。</p>

正所谓天高任鸟飞,不在被局限在金台坊那个一个封闭的大营之中,李修亦是畅快许多。</p>

当然,他自然也闲不下来。</p>

勇卫营自天启帝下令重组以来,其目的,便只是作为天子亲军所用,而为天子亲军,驻守与皇城脚下,其建军宗旨自然是以步战为主。</p>

骑兵虽有,但也不过数百骑,作用也只是作为传令以及斥候侦查所用。</p>

而自李修掌权勇卫营后,明悟未来局势,自然不甘心勇卫营只是一支单纯的守卫部队。</p>

在这个时代,一支军队,要想具备凌厉的进攻能力,骑兵,自然是必不可少。</p>

銆愯瘽璇达紝鐩墠鏈楄鍚功鏈€濂界敤鐨刟pp锛屽挭鍜槄璇伙紝www.mimiread.com 瀹夎鏈€鏂扮増銆傘€?/p>

在这般考虑之下,李修亦是极力推动勇卫营骑兵的建设,对如今的大明而言,若是一下子要弄几万匹战马,那自然不是一件容易之事,但弄个数千匹,也不算一件难事,甚至都不需要经过外朝,内廷御马监便可凑个七七八八。</p>

于是乎,随着朱由检的一声令下,四千余匹战马,便经内廷御马监调集,送到了勇卫营。</p>

而战马一到,李修立马就在勇卫营内改组了一支骑兵营。</p>

一人双马,两千余骑兵,为了给这支骑兵寻找一个合适的操练之地,李修还特意在京城西郊皇庄之中弄了一块地,作为骑兵操练之地。</p>

距现如今,这支骑兵营,成军也不到两月时间,建制初成,自然也谈不上什么战力可言。</p>

但如此难得出征之机,李修自然不会将这支骑兵营丢在京城,更何况,别的不说,光是这长途行军,对这支新建不久的骑兵,就是一个很好的锻炼。</p>

行军途中,种种军规制度约束之下,李修对手下的这支步军,倒也放心得很,再加之对后金进军蒙古的猜想,也让目前的李修将绝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了这支骑兵营上。</p>

骑兵两千有余,建制早已齐全,兵将也都是从勇卫营中抽调善马之士,故而纪律体制这方面,倒也无需记住太过操心。</p>

如今的重心,自然都放在了对骑兵战法的操练之上。</p>

骑兵之战法,自古至今,经过无数战争的催化,早已演变出了一套极其成熟的体系。</p>

侦查,骚扰,截击,分割,冲锋,撤退,包围,奔袭……</p>

一支精锐的骑兵,在这个时代,对一场战争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p>

当然,要想編练出一支精锐骑兵,也绝地一件容易之事。</p>

如今勇卫营虽只有区区两千骑兵,但这两千骑兵的花费,却堪比近万勇卫步军!</p>

人的吃喝尚且还好,但战马的供养,却绝对谈得上金贵,甚至可以说,这个时代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没有战马吃得好。</p>

再加之骑兵配套的甲胄兵刃,一切加起来,消耗的资源,真可以说是海量。</p>

而这些,还只是編练骑兵的基础。</p>

骑兵的操练,还是一个无比漫长的过程。</p>

就如现如今勇卫营这支骑兵营一般,成军两月,且还都是久经操练的精锐将士,如今也只能谈得上是一支骑马的步兵,距离一支真正的骑兵,还有极其漫长的一条路需要走。</p>

若是在平日,李修自然无需急迫,他有大把时间来打磨操练这支骑兵营,但现如今,得知蒙古之态势后,出于对未来的担忧,李修也没有时间再去让这支骑兵营按正常节奏成长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