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1章:狼性本色(1 / 2)

 ps: 第一更到!</p>

战后的日本,过去的四大财团三井、三菱、往友、安田的母公司被中华民国强制性的将股份拆分,并分给日本民众。</p>

过去,日本四大财团是对母公司100%控股的。</p>

中华民国以日本财团是推动日本走向侵略路线的罪魁祸首为理由,强制性将股份分给日本日本民众。</p>

对其实施一定程度的‘共产’。</p>

日本四大财团在战争中遭到了惨重的打击,但是其本土资产还是很多的,中国的轰炸机不可能把日本的土地都全部炸上一遍。</p>

这使得日本四大财团的母公司控股只有0%左右,其他80%的股份都卖了民众。</p>

此时的日本民众非常贫穷。</p>

战争摧毁了很多民众的家园,日本政府又攫取了贵金属,本来是想运到美国去的,结果全被中华民国给获取了,导致战后的日本金圆券贬值了数千倍。</p>

当日本证券交易市场重新开市的时候,很多日本民众都蜂拥而入,将他们手上的股票出售给了中国军阀寡头财团的金融组织,以及一些非金融机构组织。</p>

这些金融组织、非金融机构组织,在其后几年,所控制的四大财团母公司股份,达到了70%。</p>

日本四大财团对其母公司的股份掌控,则上升到了5%,还有5%的股份分散在一些日本民众手中。</p>

等于说,中国民族资本集团的资金借给日本四大财团发展。其发展结果的盈利,还要分给中国民族资本一半左右。</p>

这只是四大财团本公司的。</p>

而在更大层面的商业活动中,中国民族资本集团是与日本四大财团合股建设了一些资产。</p>

这些资产。中国民资资本所占的股份普遍在80%。</p>

也就是说,在合股的资产当中,日本四大财团所剩下的0%股份,还要再分出一半的利益给中国民族资本。</p>

除此之外,中国民族资本集团还在日本建立跨国公司,这个日本四大财团是没份的。</p>

日本四大财团也有自己独资建设的资产,这些资产主要是那些利润不是那么高。或者是经营上比较麻烦的,规模比较小的资产。</p>

这些资产因为其母公司的股份被中国民族资本掌控了一半左右,所以盈利还得分给中国民族资本集团一半左右。</p>

对于中国民族资本集团来说。与日本四大财团的关系就是,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p>

而日本四大财团必须按照这个套路走。</p>

想要成立一个新的母公司是不可能的,因为各领域是处于一种垄断状态。成立新的母公司。中国民族资本集团不允许他们发展。</p>

日本四大财团尽管股份比较少,但经营还是他们自己去搞。日本人在极端缺乏资源的情况下,会绞尽脑汁的想办法提高盈利。</p>

同时他们也熟悉他们的本土市场,经营起来更加的得心应手,中国民族资本集团,却可以坐享其成,只需要经营一些主要的跨国公司,并管好这四条狗就行了。</p>

其实日本四大财团。和中华民国的民资是基本上差不多的。只不过他们更熟悉日本,也待在日本。与日本是一体的。</p>

中国资本则与日本并非一体。</p>

因此他们的生存环境要比中华民国的民资要好上许多,但是他们又局限于日本这个小岛国。</p>

现在不仅是日本政府欠中华民国的钱,连日本四大财团都是一屁股债。</p>

他们要想发展,就必须从中国民族资本集团那里借钱,而且借钱发展起来的资产,又有近半股权是中国人的。</p>

当然,他们可以花钱,把这些股权买回去。</p>

但是价格嘛!就不是日本民众卖掉时的那种白菜价了。</p>

人类是不断劳动的,劳动的成果就是利益,普通人看来赚钱很那,但是日本四大财团尽管在很多领域无法进入,被中国的跨国公司所垄断,或是合股。但是他们通过盘剥日本劳动力,还是能够不断的发展起来,使他们的手上的资产越来越多。</p>

经济繁荣时期,他们也能够赚到很多钱,并且开心兴奋很长一段时间。但在经济萧条的时期,就是他们哭的时候了。</p>

这种模式下,会建立起大量的资产。</p>

在中华民国这个向强盗国家发展的体系下,能够形成战争潜力的资产才是最重要的。</p>

在日本建设起来的资产,是不能转化成高端战争潜力的。</p>

但是,日本却可以负担起制造初级战争物资的任务,然后运回中华民国加工成成品战争物资。</p>

同时日本还可以在战争时期,为中华民国制造大量的化工产品、水泥、初级钢材等等产品。</p>

也是战争潜能中的一个环节。</p>

尽管这些资产是在日本的国土上,但是日本不能依靠这些资产形成战争潜力,就永远无法反叛中华民国,没有任何与中华民国叫板的资格。</p>

只要日本的这种经济模式发展起来。战争时期,中华民国却可以从日本那里获得很强大的初级战争潜力。</p>

算是一种分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