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惊悚的发展速度(1 / 2)

 () 第二更到!六千字大章!今天更新一万一了。求月票!求包养!</p>

商机是永远存在的,财团和民族资本商人对轻工业的垄断达到了95%以上,但那是指主要的轻工业产品。</p>

如牙膏、洗发水、香皂、洗衣粉、纺织品、饮品、烟草等等东西。</p>

但在原材料生产上首先无法彻底垄断,而在食品加工之类比较繁琐,又门槛比较低的轻工业产品,财团则是不垄断的。</p>

还有很多原材料生产项目,也因为过程太过繁琐,财团没有涉入。</p>

俄国远东地区有丰富的木材,还有丰富的鱼雷资源和动物资源,更有许多野生植物资源。</p>

这都是商机啊!</p>

就是去俄国远东地区收皮子、草药什么的,也能赚上一大笔钱。去俄国远东地区办渔产加工厂也是很不错的,毕竟渔业都集中在沿海港口,远东地区又河流众多,河海交通还是比较方便的,运输上首先不是问题。 . .</p>

只要把渔产加工好就能运出去卖钱。</p>

要是能在那里搞个什么矿,分包一块森林什么的,那就更加赚钱了。</p>

当然这都是幻想,财团早就把那些暴利项目都垄断了,民间资本只能从事那些生产比较繁琐,又无法形成太大规模的项目。</p>

中国行政大学紧急成立了一个‘远东行政专修课’,在中华民国想要当官,都是得有专业知识的。</p>

不是你有官运。想当就能当的。</p>

专业行政考试通不过,那就上不了岗。</p>

而且官员年龄还有规定,超过三十岁就别想进行政大学了。而且进行政大学竟然还要先算命,而且是好几个算命先生轮番的算,并进行讨论、投票,一旦被那些算命先生公认为‘jiān邪之辈’或‘贪鄙之人’,那就别想当什么官了。</p>

随着教育的普及,对官员的专业知识要求是越来越高了,以前学习半年就上岗。现在最少得学习两年。</p>

以前毕业考试只要成绩差不多,就能当个县级的各部门官员,现在只能当镇级了。</p>

而且如今培养行政官员。是直接从中学进行挑选,中学也有开设行政课,学生在中学就可以选择重点学习行政课,中学先学个笼统的。进入行政大学后。在选修专业行政科目,如民政、工商、水利、农业、工业、国税等等。</p>

修完这一级的知识,再选择针对xìng地区的选修课程,如在谋省的民政需要注意什么,在某省的工商专业需要注意什么,当地有什么特点等等。</p>

中华民国形成这个制度后,培养出来的行政人员都是最专业的。</p>

而且年轻有理想有jīng力,更加没有什么官僚习气。行政大学还加强了思想灌输。每个行政人员都必须具备民族主义意识,要有‘为民族崛起而行政’的观念。同时每查出一个贪官,都会在行政大学里进行通报。</p>

毕业后分配岗位,学什么的就到什么岗位上去,升职时也不会乱调。</p>

甚至是升职都很少,此时中华民国并不是流官制国家,但流官制度还是保留了一部分,只是没有那么频繁。</p>

而官员的待遇都是不错的,不靠贪污受贿也能衣食无忧,当个中产阶级没有问题。但如果说是花天酒地什么的,那就完全不够了。</p>

行政工作做得好了,还有发奖金。</p>

每年全国都会评选出一些优秀官员,并对他们进行奖励。</p>

说白了,此时中华民国的官员同样也算是财团的职工,就像是工厂里的管理人员一样,没啥本质区别。</p>

当上官员尽管不能经商,甚至连彩票都不能买,资产永远固定。但是还是有很多人想要当官。</p>

年轻人都有点思想抱负,当官能够对国家、地方进行管理,能够一定的发挥自己的意志。</p>

成了官员后,人生可以变得很简单,各种烦恼都很少,衣食住行什么的国家包了,医疗、住房、子女就学也不用他们考虑,只需要一心一意扑到行政上面就行了。</p>

俄国远东行政区很快就变成了‘中国北海行政区’,此时贝加尔湖已被纳入中国版图,那里古代叫北海,中华民国行政部便成立了一个‘北海行政区’,同时划分出了十二个省份。</p>

北海行政区确实太大了,中华民国起码需要三年才能初步消化掉,初步消化就是初步占领。</p>

同时中华民国开始号召人民群众投入到北海行政区,为建设北海行政区做贡献。一些有志青年,也响应国家号召,马上便前往北海献身建设事业。</p>

江渝的财团和那些民族资本家们,也都磨刀霍霍。</p>

此时不管是财团还是这些民族资本家手中,都有很多剩余资本花不出去,投资远东无疑成了很好的资金释放方向。</p>

江渝凭借着能够查询后世互联网的优势,在一个外站找到了北海行政区的大型煤矿、铁矿的分布图。</p>

他立即把这个地图画了出来,然后交给探矿队前去探查。</p>

如果探查成功,那么马上就可以修一条铁路过去,然后抓紧建设露天煤矿、铁矿的开采。</p>

露天开采无疑是后世红sè毛熊的拿手项目,在卫星地图上甚至都能找到他们挖出的‘巨坑’。</p>

江渝不由想到了露天开采的设备问题,只有设备效率提高了,才能提高开采效率,并降低原材料开采成本。</p>

拿起电话,江渝打到了工程机械研究所。</p>

“我们的大型挖掘机的制造项目进行得怎么样了?”江渝立即问道,他此时恨不得把后世那种斗容达到168立方米的超大型挖掘机弄出来。</p>

“报告大帅。20斗容的挖掘机已经制造成功了,我们现在正在想办法制造40斗容的挖掘机。”工程机械研究所负责人报告道,“如果要造更大的以目前技术并没有问题。主要问题就是挖掘机体型太大,我们正在努力缩小挖掘机体型。”</p>

“研究经费足够吗?”江渝问道。</p>

“研究经费非常充足。”</p>

“好,尽量加快研究速度。”江渝点头道,“研究大型、超大型挖掘机的同时,也要研究微型的。”</p>

微型挖掘机也是很有用的,农民自己买一个回去,挖坑什么的就方便得多。要让中华民国的农民成为高科技农民。</p>

以提高他们的生产力。</p>

挖掘机制造技术和战车息息相关,主要的关联就是底盘和履带的问题,挖掘机要想造得足够大。底盘就得造得足够大,履带也得造得足够大。</p>

而挖掘机制造工厂,在战争来临时,则可以迅速的转变成战车工厂。</p>

形成一个庞大的挖掘机制造产业。战争来临时就能有更强大的战争能力。而在建设时期。挖掘机等工程车辆则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并提高个人劳动产值。</p>

如有了超大型挖掘机,随便挖一铲子,就比得上矿洞模式的工人一天的开采量,尽管挖掘机制造成本高,但在生产效率暴增的情况下,几年就能够回本。</p>

而且这个本钱是交给那些挖掘机制造工人的,以及挖掘机零部件制造工人的。即提高了高端工业制造规模,又有钱赚。更提高了工人收入,这样的好事不干是傻瓜。</p>

西方人在这一领域已远远被中华民国甩开,此时的欧美虽然也有挖掘机,但用的却还是蒸汽动力,不仅效率不高,而且经常出故障。</p>

而在吊车、铲车方面中国也发展得很快,这减少了人力搬运,整个国家的生产力正在不断的提高。</p>

……</p>

随着冬季的持续,转眼又到年关了,全国各商家已早早备好年货准备出售,这一年的年货销售异常火爆。</p>

经济又持续增长了一年。</p>

17年全国有大量就业岗位,除了那些游手好闲不愿意干活的,只要肯干活就有收入,而且最低工资水平再次提高了。</p>

最低工资水平已经增长到了每月5元,换在以前那就是10块银元。而且这只是最低工资,那些做苦工的每个月的收入普遍都有10元,一年下来120元收入打底,工程竣工后还有奖金什么的。这样的工资水平,也就相当于24英镑左右,在英国收入不足100英镑的都算是贫民。</p>

但在中国则不同,中国的消费价格没有那么高,而且工资水平年年上涨,比满清统治时期上涨了近五倍。</p>

随着年关临近,中华民国再次宣布调整工资水平,将最低工资水平提高到了6元,让老百姓们过年时的心情又更加高兴了几分。</p>

中产阶级也大量出现了,那些技工、管理人员、科研人员、教师、医生、zhèng fǔ官员、军官、农场主、养殖场主、小商人等等。</p>

高产阶级也出现了不少,如高级技工、高级工程师、中高层军官、官员,以及工厂主、大型农场主、大型养殖场主、高级科研人员、高级技工等等。</p>

也有很多超高产的群体,不过占人口比例比较少。</p>

随着收入的不断增加,中产阶级不断增多,整个市场也呈现出空前的繁荣,而商品销售此时也被财团垄断了大部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