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有没有真品(1 / 2)

 上手这回事,很多人都想,可是庚新提出的五百万善款,却让人有些望而却步。.org</p>

近年来,青花瓷的拍卖价节节攀高,数年前整体价格还在百余万到数百万之间的永乐玉壶春瓶,如今也在数百万到数千万的区间了,前段时间更是有一只永乐的梅瓶拍出一点四亿港币的天价。</p>

当然,今天现场出现的这四只年代、品相最好的瓷器,都不是御品,相对市场拍卖价不可能高到那种程度,而且还是见不得光的物件。可即便如此,这四件瓷器,遇到识货的人,八位数还是稳稳当当的。只不过在今天这种场合,注定不可能出现天价的结果,五百万,也差不多就是一只瓶子的价格,要是最后抢得一两只还好,没抢到,白扔五百万,还是没几个人舍得的。</p>

最终,现场济济一百多人,只有三个人愿意拿出五百万来上手这四件瓷器,其中还包括庚新本人。</p>

而这样一来,这三个人也等于各自预订了至少一件瓷器,除非有人打算把这三人给彻底得罪,否则就不敢跟他们真的较劲竞价,至少要让他们每人捧一件瓷器回去。</p>

略事谦让了一下,最终还庚新先上去上手这四件瓷器。</p>

把玩一番之后,庚新赞不绝口的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眼睛里,那只永乐青花八方烛台基本上已经被认定属于他了。</p>

一年前,一只永乐青花折枝花卉的八方烛台,就在申浦,被拍出了两千余万的高价。这只烛台从品相上比起那只略显不足,可是保守估计,真正的市场价格应该也在一千五百万以上,在手上放几年,超过两千万也未必多困难。</p>

在考虑到四件瓷器有三个愿意交出五百万的人,庚新也只是把自己的目标定在了这一只瓷器上,能让他安安稳稳拿下这只烛台,他此行也就满足了。</p>

如果不考虑汤焱的因素,谢斌自己来看,他估计也会把目标定在两件永乐的其中之一。除了这只烛台,另一件永乐的瓷器是一件寿桃花果大碗,类似的物件甚至拍出了两千五百万的天价。这只同样品相略有不如,市场价估计也在一千五百万附近。</p>

宣德年间的瓷器,本是代表了明朝瓷器烧制技术的最高峰,但是孔雀拿来的这件宣德青花瓷,却只是一只僧帽壶,虽然品相堪称极品,但是市场价低的多在两百来万,高的也不过六七百万。真要是用五百万拍下这只僧帽壶,哪怕就是能达到市场高端的价格,其实也是有点儿小亏的,这毕竟属于赃物。</p>

不过整体说来,这只宣德青花的僧帽壶,在今天这种场合,拍出三百万到四百万之间的价格比较合理,剩下那百多万,再拿一件其他的明代瓷器凑数,基本上也算是物有所值。</p>

相比较起来,反倒是那件成化年间的梅瓶更吸引多数人的注意一些,虽然成化年间的东西跟永乐、宣德这两个年号不能比,可是毕竟是只梅瓶啊,现在市场上,对于瓷器,始终还是梅瓶和玉壶春瓶的价格最容易创造天价,收藏者也更多。</p>

这只梅瓶被预估的市场价大概在一千万上下,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当然,这也得看收藏者的喜好,那些天价拍卖出去的古董,往往都是遇到了心头好,才会把价格推到一个天价的位置上。</p>

不管如何,这只瓶子在今天,估计最终会以五到六百万之间的价格成交。</p>

汤焱是最后一个上台的,一件件的把玩过去,他还是看出了一些问题。</p>

这四件东西,除了那件宣德年间的青花僧帽壶,其他三件都有少许瑕疵,但是这样反倒显得真实一些。试想,数百年前的玩意儿,又是沉在海里的,被打捞起来又辗转周折,要是一点儿瑕疵都没有,反倒让人难以置信。所以,那件宣德年间的僧帽壶,就最值得怀疑。</p>

汤焱首先排除了那件宣德年间的僧帽壶,而着重对其他三件瓷器做类似于X光式的扫描。几乎把三件瓷器上每一笔青釉和每一寸瓷胎都看遍了,又对着瓶口朝里看了半天,汤焱终于将这三件瓷器一一放下。</p>

现在,他已经可以断定,那件价值最高的永乐八方烛台,绝对是有问题的。虽然以汤焱现在的眼力无法看出这件东西是如何拼凑起来的,但是他却看出了釉面上的问题。这只烛台底部的釉面和烛台的釉面分开看都没什么问题,但是用手指触摸上去的时候,却会感觉到在底足的双蓝圈那里,似乎显得过于光滑了,没有正常釉面的明显凸起感。双蓝圈之间毕竟是个凹槽,想要做的这么光滑实在是一件太难以完成的任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