匕首与金钥匙(1 / 2)

 得知拉尔多累病了,萨摩耶也没说什么,只是让手下人严密监视枢密院的御医和厨房。之后,他就不管不问,一心忙着收集情报的工作。

在他看来,大帝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早有预谋的。甚至可以说,公国是一根刺,扎在大帝心头,扎了一辈子。大帝的姐姐和弟弟都是死在公国人维杜因手里,丧子之痛也导致先皇英年早逝。奥格登宁死不降一事传来,大帝怒气填胸,在英灵殿跪了一天一夜,发誓一定要报仇。这几件事加起来,萨摩耶反倒觉得,大帝能先铲除内部隐患而后再谈出兵,已经是极好的耐性了。

而他,更加渴盼战争。他不是为战功,也不为奖赏,他只为尽忠。所以,他不会像拉尔多那样活活把自己拖垮,也不会像亚贝罗那样与大帝正面冲突,他觉得,只要自己活着,就能给大帝带来最大的价值,他很爱惜自己的命,连流一滴血,也必换得双倍的回报。凭着这份韧性,他在莱维图区设立的情报组织斩获颇丰,抓捕了许多公国谍报,当然,他手下的人两年来几乎换了一茬儿,最早跟着他浴血奋战的那批人,每一个死去,他都亲自主持火化。因为他担心如果土葬,会被他们生前的仇家挫骨扬灰。他对待手下人,不止传授给他们职业技能,更教导他们要忠诚。诚于事而忠于人。

此刻他正在积极筹划往公国派遣情报员,在人选上他犯了难。不是因为挑不出人,而是因为符合条件的实在太多。这是什么缘故呢?想理解这件事,还要从格拉莫区受灾后说起。

那时候拉尔多刚刚接任总督,他想尽办法恢复民生,为此不惜开放摩尔山脉附近的边防,接引其他国家的流民入境。这件事在后人看来有两大不可思议处。其一,本地刚刚受灾,流民迁入后如何生存?其二,边防军怎么会开关放人?这两大难题,拉尔多用一个字解决了,钱!那另外一个疑惑又来了,他从哪儿得到的钱呢?

要知道在帝国与公国间倒买倒卖这只能急救一时,长此以往经营下去,那需要强大的人脉关系。而如果拉尔多走这条路,那么大帝的清洗名单上必定会多一个人。那么他是怎么解决的呢?很简单,他找了个中间商。那就是周围的小国。他们距离格拉莫区很远,灾情不算严重,家家户户仍然有余粮。拉尔多要做的,就是利用公国向其施压,他让公国的一支军队把那些小国通向北方的唯一进出口摩尔山脉给堵了,想要过去?得缴税。那么税率是多少呢?十抽三。那些小国当然不肯吃亏,宁可舟车劳顿辗转去南方兜售。但小国之间也不都是一致对外,其中就有几个国家离南方过远,而且周围仇家不少,远销很可能鸡飞蛋打。于是这些小国的君主就去游说公国,公国趁势提出一个条件:关税可以降到十抽一,但他们必须保证货物要卖给拉尔多。而当这些人过关后遇到帝国格拉莫的关卡时,却吃惊的发现这里的关税居然是十抽四。他们边气边盘算,如果现在打道回府,公国那边的税还得交一次,没赚到钱不说,等于拿这次货物总价的二成旅游;如果往前走,十抽四,他们赚的钱刚好能够交上关税。不得已,他们只能先来见拉尔多。派去的这个人很聪明,他一眼看出格拉莫已经陷入危机,于是诱惑拉尔多,允许他去这些小国买粮,并且还暗示有优惠。唯一的条件是,关税降低一半,并且他们还会运来各种格拉莫现在急需的物品,拉尔多当以比平价高十分之一的钱全部购买。拉尔多装作很不情愿地答应了。这样,他无需撒钱贿赂,就自动多了一条进入其他国家的商路。拉尔多到那些小国后,大肆宣扬格拉莫的灾情,说格拉莫人口已经不足往日一半,帝国正在拨款赈灾,假如现在有他国人迁往格拉莫,那些空出来的房产地产他们只需付出总价值的一半就能拥有。闻听这个消息,那些无业游民顿时炸了锅。三天之内,那些小国的当铺人满为患,人们纷纷当掉自己比较值钱的东西,准备进入帝国。一些商人甚至想来格拉莫倒卖房地产,对于这些人,拉尔多也没客气,以“非法经营罪”没收了他们全部财产并遣返本国。而那些流民到了格拉莫,确实得到了房子与地,但拉尔多随即颁布法令,土地为国有,房产允许自由买卖,而如果有占用国家土地,必须缴税。这税款又是多少呢?土地面积加房屋层数一乘,后面再加两个零,就是每年要付的钱数。这笔钱放在每一户居民来说,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为了安抚民心,拉尔多还特许入境的小国流民为政府做工,可以选择获取工钱,也可以选择按照比例抵消所住房屋与占有土地的租金。大家来都来了,自然是拉尔多怎么安排他们就怎么做。于是政府多出一大批劳工。格拉莫有两大矿产,一个金矿一个煤矿,此外锯木厂、农田,都需要人。这些人正好填补了空缺。再加上公国与帝国之间的交易都被拉尔多把持,大批物资涌入公国,而钱也翻着跟头回到帝国。拉尔多这时候露出了带血的利齿。他没急着用这笔钱赈灾,而是大肆收购小国物产。那些小国人口锐减不算,物资也有四五成被拉尔多买走。公国又趁机出兵,夺了许多城池,那些小国不得不南迁寻找盟友。拉尔多不能明目张胆扩充格拉莫的领土,但却可以以低于市价的钱收购那些占领区出产的物品,再提个三成卖出去。哪怕只将上述收入总数的十分之一拿来贿赂边防军,也足够让这些鬼帮自己推磨了。这就是拉尔多的盘算。

言归正传,这些流民都是既有阅历又机巧善变之人,在帝国展开大清洗后,官员职位空缺,小吏就更缺,拉尔多大胆启用帝国公民为官,其中就有很多流民进入特务处。这些人平素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将他们派去公国是人尽其用。萨摩耶头疼的是,人太多了。而如何订立一个选择标准,就是重中之重。于是他冥思苦想了一个上午,终于确定了方案。

第一,选择有家室在帝国的。这样的人心有牵绊,可以降低叛变的几率。

第二,选择有一技之长能够糊口的,有利于在公国落脚。

第三,身手敏捷,武技高超且智慧过人者,这样的人打探到情报后,有更大的几率生还。

他又花了一个下午,从特务处中搜寻,最终定下了一支二十人的渗透小队。他说了些官话套话,又暗示自己会照顾好他们的家属,便每人发了些钱,让他们上路了。

进入公国还有说道,不能一次全撒出去,不然人家会起疑。毕竟不是只有你这边有特务处,公国也有自己的谍报力量。所以得分批进入。第一批进入发现无事后,先打下一个立身之基,比如几间房子,把集会地建立好,之后再接应其余的人进入公国。然后就可以从容地开展工作了。

而单单这样,是打探不到什么机密情报的。自从公国外交官被巴托王杀了之后,萨摩耶就断了一条线,目前公国高层中虽然还有卧底,但职权都不高。于是他又开展了第二步计划,派遣女性特务处工作人员潜入,以色相来打探到高官们私宅中隐藏的秘密。这虽然下流了些,效果却非常好。这些女特工善于揣摩人心,所以极易得宠。这时她们再随便扯一个谎,比如说这是我的某亲戚,想谋个差事做,那些高官们就会面带笑容把那些渗透队员送入政府机关。萨摩耶这样做,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将来这些人一旦暴露,首先遭殃的一定是举荐他们的那些官员,这等于是公国内耗。

拉尔多听说他这个想法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他认为,胜利不是靠削弱别人得来,而是让自己一点点变强大。但他没有去提醒,逞能实在不是一件好事。他现在的声望已经如日中天,遭到了很多人的嫉恨,目前他要做的便是韬光养晦,巩固自身。

财政司也忙了起来。大帝准备开战,但没有粮草辎重,这仗也打不起来。以目前帝国的财货储备,面对一个未知的对手,显得有些捉襟见肘。财政司司长抱着账目来找拉尔多,拉尔多躲在枢密院自己的办公室中闭门不出,只顾和道格薇缠绵,哈克玛尔守在门外,礼貌地回绝了财政司长要面谈的请求。

“您就让副主席见见我吧!十万火急啊。”司长的脸色很像是霉豆腐。

哈克玛尔无奈地耸耸肩。司长连忙从口袋里摸出一个小钱袋,悄悄塞进哈克玛尔的衣袖中。哈克玛尔掂了掂分量,将头靠过去低声说:

“殿下在里面呢!你真想见副主席,就过一个时辰再来,说不定还能和副主席一起吃顿饭,今天殿下要回宫与大帝共进晚餐。”

司长连连道谢,走了出去,但没出枢密院,而是来到枢密院典籍库找艾格尼丝聊天去了。他有一句没一句地闲扯,不时抬头看一看夕阳。艾格尼丝聪敏不下莉兹贝特,明知道他来做什么,也有一句没一句地应和着。终于,夕日欲颓,司长站起身告辞,没等艾格尼丝回礼就急匆匆地走了。

哈克玛尔没有骗他,拉尔多正在喊仆人上菜,司长敲了敲门,拉尔多抬头一看,忙招呼他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