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原来如此(1 / 2)

 李世民回到宫中,在御书房立刻接见了房玄龄,劈头就给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丞相,即刻让中书省拟出一道旨意,即日起,天策府增设制盐司,造纸司和印刷司。”

“此三司,由你不专门配备相关官吏,主要官员的任免,由太子全权选择任命。”

房玄龄吃了一惊,李世民这是要再度扩大太子的权利,不怕惹火烧身吗?

如今太子已经有了太子府,本身就具有开府之权,可陛下却依旧不裁撤掉天策府,同时让李福拥有掌管太子府和天策府的权利,如今再加上三司,李世民究竟是想干什么?

“陛下!”房玄龄有些担心,于是劝谏道:“太子如今手握太子府,天策府,鸿胪寺,并担任兵部侍郎,手中权利,是否过大,不若,将天策府裁撤,三司并入太子府……”

房玄龄提出的意见,本意当然是为李世民考虑,李世民也能够理解,可是李世民现在不需要房玄龄帮他考虑。

李福虽然动不动都会在心中辱骂李世民,但是李世民却能够明辨是非,迄今为止,李福都没有想过要推翻自己的念头。

简而言之,李福一直都是忠于大唐,忠于李世民的,所以李世民对他是绝对放心的。

至少李福是自己儿子,就算是李福现在造反,李世民也认了,在李世民眼里,李福甚至比房玄龄和长孙无忌等人还要安全些。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虽然是他的左膀右臂,可李世民很清楚,房玄龄和长孙无忌背后的家族,并不是忠于他的,尤其是长孙无忌,李世民虽然看重,却并不重用。

就是因为李世民知道,如今世家尾大不掉,长孙无忌即便是在朝堂上,首要考虑不是国家,而是世家的利益和他自己的利益。

但是李福却不会这样,李福所有的心声,大体都是为了大唐这个国家,故而李世民对李福是完全放心的。

“丞相,你多虑了。”李世民看向房玄龄,淡淡笑道:“朕是相信太子的,太子对大唐,对朕,都是绝对忠诚的,你尽管下去拟旨吧。”

房玄龄看到李世民一脸的自信,颇为感到无奈,他都不知道李世民为什么会如此自信。

可是李世民到底是皇帝,陛下都这么说了,作为臣子的他,不可能再劝什么,只能点头道:“那臣明白了,造纸司和印刷司,如今已在天策府,所需官员只用太子指定即可。”

“可是制盐司,陛下这可是国之重器,不知陛下是准备有何打算?”

李世民知道,不给房玄龄说清楚是不行了,于是他将今日在东宫内发生的事情,全给房玄龄说了一遍,房玄龄闻言,顿然又吃了一惊。

“精盐?陛下是说,太子能够制出比皇家特供精盐,还要精纯的精盐来?”房玄龄满脸不敢置信,印刷和造纸是能够看得见的东西,可精盐这东西,房玄龄实在难以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