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平地也能打埋伏(1 / 2)

 离开危重病房,陈海松问里面怎么有那么多战士在忙活。刘青云:刘青云:“卫生部组织各部队的连队卫生员集中到野战医院来,了解日军武器造成的伤害形式,讲解战场处置不同伤害的方法,等于是提前培训,后天就回去了。”</p>

几人又来到几个轻伤员住的帐篷,细致地询问着战场的细节。两个参谋坐在一旁进行详细的记录,还有几个总部参谋正分散在其他病房对轻伤员进行采访。他们就把战场信息汇总梳理后下发各部队。</p>

朱德一行人告别了刘青云等人来到附近一座山谷里的兵工厂。在张强带领下来到靶场参观缴获的日本武器。</p>

张强报告:“三连真是好样的,缴获了一个中队全部配属武器和弹药。我们正对这些武器进行技术分析和性能评估,对比我军武器做出评价。”</p>

好奇心强的彭德怀操起一把长长地插着更长刺刀的步枪掂了掂,拉动枪栓看了看枪膛。张强递过来一排子弹,他又看了看、掂了掂压进枪膛,抽出弹夹,推枪机,瞄着一百米外的胸靶,扣动扳机,感觉很好,声音清脆、后座力几乎没有。他连续拉动枪栓,将其余四颗子弹打完。</p>

一个战士跑去把靶子扛回来一看,都是九环十环,打了4环。在连队这成绩就是神枪手了,大家一阵称赞。彭老总面无表情地:“这枪很不错,瞄准线长、膛线密集,飞得稳打得准,子弹又轻又,可以多带许多。后座力,响声,对战士影响也。将来我们的战士可以都用这种枪,弹药可以和鬼子共用。</p>

朱总、贺总、刘总、徐总也都被鼓动着去打了几枪,都是45环以,大家都对这种长枪身的武器表示认同,支持部队将来自使用这种武器,最少弹药可以就地获得。汉阳造、中正式弹药依赖政府提供,万一受到封锁,部队作战就会受到影响。</p>

陈海松在后边和张强交流着这种步枪,认为它的确是一款优良的手动步枪,但杀伤力不足、射速慢制约着它不可能成为现代化军队的制式武器。考虑到张掖军工基地还有几年才能生产出半自动、自动步枪,当前可以适当装备,但子弹必须改进以增加杀伤力。</p>

众人又观看了九二式重机枪、大正十一年式轻机枪、式掷弹筒的检验射击,评价一般,独特的进弹装置,增加了使用维护的难度,过多的故障更是让老帅们打消了大量装备的念头,还是英美的武器结构简单、性能稳定。</p>

17日一大早,1旅团4联队折田一大队作为南线部队的主力离开广灵,乘坐汽车沿公路向着五台山和恒山之间的低山丘陵地带杀去。</p>

折田少佐是个冷静的军人,不狂热、不冲动,非常稳重。大场四平大佐就他这一才让他担当前锋部队,确保顺利占领灵丘。</p>

这个折田的确稳当,一个大队加配属兵力两千多人,混合编成,队形紧凑,不急不忙,发现可疑目标立即机枪、掷弹筒射击,最前边的汽车押着0多个老百姓,在鬼子逼迫下齐声高喊:“老总们,别杀老百姓。”凄惨的叫声传出很远。</p>

平原的十几公里顺利通过,前面是连绵起伏的丘陵。折田命令部队休息,打量着层峦叠嶂的山区,心里有些不安。支那人喜欢依山防守,给1联队造成伤害的敌人有可能就在这大山里,必须心戒备。</p>

想到玉碎的整个中队,他叫来本大队的四个步兵中队、机枪中队、步兵炮中队、配属的两个工兵中队、联队山炮中队、师团野炮中队、两个运输中队等分队指挥官,强调了可能遇见的危险和一旦遇袭的分队动作,各分队做好战斗准备,随时投入战斗。</p>

汽车在崎岖的山路吃力地爬着坡,这也易遭受伏击的时候,所有的鬼子都警惕地盯着周围的沟沟坎坎,不时向着疑似目标打几枪、向沟里打几颗榴弹。</p>

提心吊胆地了山,转了几个弯,地势开始平坦,危险渐渐远去。</p>

又走了十几分钟,前边是一片高原盆地,狭长的谷地很宽阔,两边不高的山梁相聚二三里地,支那军就算在山梁建立阻击阵地也不可能对自己造成威胁,反而适合机械化部队发挥火力和机动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