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决战1(1 / 2)

 月日上午,手枪团接收了民乐县提供的粮肉、马料等物资后,留下两个连的伤病员,委托民乐县民团照顾,整队西去。</p>

一路上随着海拔的升高,连绵起伏的祁连山白皑皑的雪峰越来越清晰的显现在众人面前,甘青公路两侧低矮丘陵间平整的农田覆盖着积雪,气温低了许多。下午三行进了o公里后终于抵达扁都口的东峡口炒面庄。</p>

当地民团安排手枪团住进一个寨堡,这是马家军设立的兵站,准备进入青海或从青海过来的部队一般都会安排在这里吃饭歇息或住宿。部队安排好后,王大勇带着四个营长观察了附近的地形。认为这里虽然已经进入祁连山,南北两侧都有丘陵分布,但地势仍然开阔,如果在此堵截,虽然可以阻止敌人退入青海,但无法完成就地包围,全部缴械的作战任务,必须把敌人放入谷中,让所有敌人进入山谷,与追击部队前后夹击,实现战役部署。</p>

月4日下午三,位于青海省祁连县的峨堡镇迎来了近两千人的青海宪兵团和一百师手枪团。一路风冒雪、翻山越岭、连滚带爬的一团远征军终于走出长达8公里的扁都口峡谷,来到辽阔平坦的青海东部大草原的边缘。</p>

在当地人看来这些从张掖退回休整的部队,明显久战疲惫,面色苍白、呼吸急促、满身的雪花、满脸的风霜,骑在马上晃晃悠悠,下了马也是东倒西歪。</p>

到底是一群老爷兵,抢功没抢上,还得经受旅途颠簸,真是何苦呢?驻守此地的门源县东新庄民团司令心里悄悄鄙视着这群败兵,面子上装出讨好的笑容,把他们全部领进了峨堡古城,安顿休息。</p>

晚上,被白雪覆盖着的峨堡镇街道上出现了三三两两的手枪团的纨绔子弟们,略有恢复的他们又拿出西宁京畿子弟的做派,开口日奶奶地,闭口哈怂驴日哈地骂人,毫无顾忌地在镇子四处转悠,包括民团团部、兵营驻地、兵站仓库、镇公所都被骚扰,镇长和民团司令被他们折腾的叫苦连连,好在没生什么大事。</p>

</p>

月5日上午十,手枪团派人通知镇长和民团司令,马玉龙团长临别前要检阅门源民团全体将士。还有完没完了,仗没打好,拿我们撒气,两人虽然郁闷,可人家可是御林军呀,不得不四处派人去召集分散在外围警戒的部队回来集合。</p>

上午十一钟,门源县东新庄民团6oo多人来到古堡空地上站好,等待检阅,王大勇来到他们面前,问他们人是否到齐了,民团司令巴不得他们检阅完后赶紧滚蛋,忙都到齐了。</p>

旁边的参谋长孙飞头,表示和昨晚了解到的人数相同,王大勇这才开口道:“各位马家军的兄弟们,我们是中国工农红军,你们已经被俘虏了。”</p>

过了半天,团丁们才反应过来,一阵骚动,站在他们四周的手枪团的士兵立即举起了驳壳枪和机枪,黑洞洞的枪口透着浓浓的杀意。民团司令刚想掏枪就被旁边的士兵扭住双臂绑了起来。</p>

王大勇继续用蹩脚的青海话:“红军不杀俘虏,只要你们放下武器,我们就保证你们的人身安全,战争结束以后就会放你们回去。胆敢顽抗,就地枪决。</p>

这两天,就委屈你们住在这里,不许闹事,不准逃跑。现在,我命令你们交出所有武器。”</p>

六百多人你看看我,我看看呢,最终把自己的步枪、长刀、匕放在了地上。被关押进一间间房子里。</p>

一团各部队按照昨晚制定的控制峨堡计划分头实施,顺利控制了这个甘青通道的西口重镇。获得了兵站里的粮草物资,这为一团的长期坚守奠定了条件。</p>

王大勇命令一营留守峨堡镇,看押俘虏、保障防御阵地物资供应,接收西宁送过来的物资,关押人员,在通往门源西宁方向和祁连县城方向的两条的大路上设置警戒部队,防止敌军增援,严禁峨堡镇人员外出。</p>

随后带领其余15oo人回到通道最后一个峡谷口——俄博岭垭口设置阻击阵地。</p>

此时此刻,倪家营南边的西墩堡正生着决定西路军命运的历史决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