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遂古之初(1 / 2)

易录 愚鲁 5373 字 2019-08-23

 上节说道:

“上古以来,先是修神为主,后天地有易,神道转衰,巫道,魂道,武道,炼体,练气之道应运而生——天行有常,万物生作,自强不息,修道以求长生;天行无常,万物各争一线,以求生于乱世,故立道途以争命。

巫后有魂,魂后为武,武道变迁,炼体居上,炼体不易,乃修练气。道途至练气乃大成也,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返虚,炼虚合道。四天梯而入无有之间,名天地之礼。练气之道有九圣,九圣横列天地之间,时人皆以练气为大道,其余诸道如神、巫、魂、巫、体皆为时人化入练气。九圣见天地如此,喟然长叹,一一入无有之间,练气之道由盛转衰。

练气之后,修真之道成为天地正统。”

巫、魂、武、体、练气、修真之道暂且不说,诸道或是千古以成,或是有天资横溢之辈,以大决心,大毅力开辟道统,其道、法、术皆有源流。而神道为天地万物之最初之道,那么这最初之道又是从何而来呢?

练气乃是诸般大道之大成,其间有九圣诞生。据圣人门下传述,圣人曾在一日传法时说道,天地初开,有先天之民于万物中化生而出,虽初生而又诸般神通,且俱通晓神语,时人往来交流全无阻碍。先天之民虽有神通而不通晓大道,有有识之士观天地而思,于变化之中寻求根源,乃树立人间法,传人间语。人间法门万千,虽无神通威力广大,而有变化莫测之能,故人间法不同于神通,不能为神语所述,而只能为人间语道来。人间语机巧有余,可是过于繁复,先天之民可以掌控,后天生灵难以掌握。后人以人间法为道法,人间语为道术,道术变化组合为道法。

人间法与人间语合称后天道统,有别于先天神通。先天之民起初对于后天道统抱有好奇心,并且后天道统的法门可以做到很多先天神通难以做到之事,后天道统也在先天之民中流传开来。后天地变化,万物愈发难以孕育出先天之民,而先天之民享受百万载,距先天之民诞生不过刚过三十万年,先天之民对此不以为意。

之后十万余年间,先后有若干先天之民感天地间生灵单调,以天地万物为根本,舍身孕育生灵,后天生灵由是而出。如龙之先民,身死而以先天五行之精化十万龙族;如凤之先民,以太阳真火而化九万凤族;麒之先民与麟之先民,以大地为根据,孕育百万麒麟族------又有先天之民有感于龙凤麒麟之造化,或以目,或以手,或以足与万物相合,造后天百族。

后天生灵体弱而天地险恶,故后天生灵乞求先天之民庇护,有若干先天之民有所感触,调理天地使得后天之民得以生存,后天生灵因此而得以逐渐遍布天地间。先天之民由此而被后人尊奉为神灵。初代后天生灵,体内仍然具有先天之民的一份血脉,出生之后获得一份或几份神通。后天生灵观先天之民,以为神通为神灵所赐,故把神通命名为神法;先天之民感后天生灵难以生存,以后天之法传之,后天道统得以昌盛与天地之间。

后天生灵将神通与后天道统合并,称为神道。后天生灵修神道而成为大能,亦称为神灵。大能与先天之民虽然有所相似,可是两者的根本却并不相同,故将大能成为后天神灵,以此作为区别。

先天之民陆续坐化,后天生灵的种类逐渐繁多。而天地虽大,可是却不能容纳无限之生灵,故天地之间纷争渐渐增多。

后天神灵之间虽然也有纷争,可是最后却联合在一起,逼迫先天之民离开天地,不得坐化。之后后天生灵间开始了天地主角的争夺。

龙凤麒麟三族势力强盛,而实力却没有多少差距,最后只能三分天下。其余种类,只能依附三族。水中生物皆依附龙族,龙族为水中霸主;陆上生物皆依附麒麟,麒麟为陆上霸主;其余诸类生灵不得不依附凤族,凤族为天空霸主。天地三分,世间进入神道时期。

神道之前,谓曰洪荒时期,有先天大道得传。

圣人说完,便默认不语。

传法间,有弟子上前曰,先民之道,谁传之?天地广阔,谁开天地?神通亦是大道,有人得道乎?

圣人听闻之后,不知从何说起,便沉默起来。时人亦不能得到答案。

九圣中之间,亦常有所沟通。

之后九圣传法时,皆有人问这些问题。诸圣或有回答,只是只言片语,让人难以明白。

后有一人辗转天地数千载,只为求解这些问题,问过圣人,问过巫、魂、武、体诸道统的大能,最后求解于神灵,神灵亦不能解答。最后此人转入尘世,问道于微末之士。最后此人写下一本书,名曰《传道戏说》,时人都认为这个人疯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