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8:噩梦如潮浪浪高,封剑结庐尚飘渺(2 / 2)

这下子连聂风也不由得容起来。

“什么?倾城之恋是一式无敌奇招?它凭什么可以无敌?凭赚人热泪?”

“不知道。即使连告诉我的前辈也不知道!这招只在历史上出现过一次,仅是昙花一现,便再也没有出现……”

雄霸用聂风从来没有见过的严肃表情和语气说道。

“它曾在哪个时候出现?”

聂风皱眉。

“三国时代。”

雄霸答得理所当然,吐出的答案却令人惊异。

“而且,据说使出这招‘倾城之恋’的人,正是其时有‘武圣’之称的——关羽,武圣关公!”

聂风闻言只感一阵失笑。

在历史上“忠义智仁勇”俱全的“武圣”关羽,居然会有一招可以倾国倾城的“倾城之恋”,究竟这一招又为何如此命名?这四字的背后,是否也有一段可歌可泣的爱情?

关羽的爱情?

“故此依为师推想,三国时代的关羽既已号称‘武圣’,且懂得使用这招所向披靡的‘倾城之恋’,他当年一定已是一个绝世无敌的武林高手!”

然而雄霸却将聂风的失笑视若无睹,而是继续严肃地说道。

“既然关羽懂得‘倾城之恋’,那为何在三国的历史及野史中,他居然被吴国孙权的部将围攻生擒,最后更身首异处?他为何不使出倾城之恋解围?”

聂风不由得好奇地问道。

照理来说,如果真的有这种绝世之招,不,就算没有那个境界,光是雄霸,甚至是聂风的水平,也足以在百万军中来去自如了。

为什么关羽当年还会败走麦城呢?

虽说当日孙权等众是以连绵不绝的伏兵将其围攻,只是正如聂风所言,他为何不使出无敌绝招“倾城之恋”自保?一代武圣,何以甘败于奸徒之手?

他……可有半点不足为外人道的隐衷?

“风儿,为师见解亦与你无异,也是质疑关羽为何不在危急时使用倾城之恋;然而为师眼前的问题,并非关羽为何不用倾城之恋;而是,究竟无双城内隐藏着的那个能以血凝字的高手,他到底是谁?他何以会以倾城之恋恫吓我们天下会,他真的懂使倾城之恋?”

雄霸不由得一叹,将话题从三国,扭转了回来。

不错!能令果雄霸者坐立不安的又怎是史实问题?历史的疑问,就由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说书塾师或文人去考究好了!

枭雄霸者,最终目的只为在历史中留名,创造历史!所以他们最关注的,应该是惟是强敌?谁会成为他们晋身历史霸者的强大绊脚石?

聂风猝地完全明白雄霸的意思,他道:“所以,我想,我可能又要远行了。”

没错,聂风又要远行了。

他并不需要杀人,事实上若是对方真的会这倾城之恋,聂风又如何会是那人的对手?

但是就算不以击杀对方为目的而是仅仅作为调查,聂风也无法保证能够全身而退。

“你可以放心……”

似乎是知道聂风的担心,雄霸不由得神秘一笑。

“我在无双城安插的,可不只是那几个探子……你到了那边,自然会有人接应……不用担心认不出,那人好认得很……”

===

“好认?”

聂风还从来没有听谁用这种说法来形容一个人。

形容一个人长成什么样子,不是说长得美俊,就是长得丑陋,或是长得不起眼,相貌平平,以及有何细致的面目特征,哪会有用“好认”来形容一个人的?

聂风不由得苦笑,雄霸什么时候也喜欢玩这种无聊的神秘?

三国时代,除了武圣关公。刘备,张飞、孔明的事迹较为熟悉外,当然还有不少“知名人仕”,例如孙权、周瑜、曹植、吕布、貂蝉……

而就这一大堆数不清的名字当中,有一个,相信后世无人不识,那就是被书中写作天下第一奸雄,实则是堪称第一的乱世枭雄——曹操!

曹操亦曾是关羽的对头,据说,他与一代武圣关羽之间,就曾发生了这段不可思议的故事……话说孙权设计围捕关羽之后,终于把其生擒,更将关羽推出斩首!

后来,孙权为怕与关羽桃园结义的刘备会找其报仇,于是便立刻令人用檀香木制一个匣子,把关羽的头盛人,送到曹操那里。

孙权这一着其实是栽赃嫁祸,他把关羽的头送到曹操那儿,目的是要误导刘备以为杀死关羽,乃是曹操指使。这样一来,刘备势必迁怒曹操;届时候两雄相争,孙权便可坐收渔人之利。

而另一厢,曹操听说孙权派人献上关羽头颅,当然万分高兴;因关羽是刘备身边一员猛将,如今阻力既除,他大可安枕无忧。

于是,当孙权的使者呈上那个木匣之际,曹操已急不及待掀开一看,但见关羽遗容和生前并无异样,真是栩栩如生,私下已自一愣。

而就在同一时间,更惊人的事发生了!突然间,关羽的头张口动眼,须发倒竖,曹操登时被吓得四肢发软,魂不附体,大惊之下当场昏倒!

经过好一段时间,曹操才悠悠醒转过来,但见他汗滴如雨,全身不断发抖,望着那栩栩如生的关羽头颅,像是非常恐惧!

此事以后,曹操不知是为了慑于关羽神威,抑或为了别的缘故,居然为关羽举行了一个非常隆重的葬礼,并亲自拜祭,追封他为——荆王!

以曹操一代枭雄,居然亦震慑于关羽死后神威,可知当年的关羽如何英雄盖世?

究竟,为何关羽的头被斩下来后,仍能张口动眼、须发倒竖?

曹操虽然已把他的头颅埋葬,但,经过千年以上的岁月,武圣关公的头……会否仍在冰冷的墓下栩栩如生、张口动眼。

还有,他的头会否仍在当年曹操所埋的墓下?

抑或,更匪夷所思的是,关羽的头,已不再在当年的墓下。而是在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地方——无双城?

这个疑问,正是此刻在飞驰着的聂风所想到的疑问!

关于关羽头颅死后仍能张口动眼的这段野史故事,聂风以前也曾略有所闻;那时候他曾想过,这只不过是一个民间百姓为敬重关羽所创之后,聂风的想法却有极大转变,他怀疑,这段关羽头颅回生的故事,未必便是民间故意编造的;只是若这个故事是真的话,那关羽死后,一颗头颅仍能张口动眼,却又令人难以置信。

然而无论如何,聂风深信,如今躲在无双城背后的神秘高手,一定与关羽有极大关连;所以,他预算在潜进无双城后,第一件事,便是先往无双城内那座关圣庙查探!

而就在聂风思忖间,无双城已逐渐映了他的眼帘。

以聂风独步武林的卓越轻功,经过了三日三夜的飞驰,终于抵达无双城管辖的范围之内了!

聂风并没有即时入城,他只是藏身在无双城门五十丈外的一个隐密树林内,先远远窥视无双城周遭形势——敌暗我明,贸然入城无疑太过无谋。

虽然与目的地相距达五十丈之遥,但聂风自信在这个距离内仍能清楚视物。

此时已近黄昏,夕阳西下,许多往无双城经商的商旅已然策马出城;而守在无双城门外的侍卫,每人神情亦相当剽焊,明显尽是经过无双城主独孤一方精心挑选的精英。

众侍卫一直“金睛火眼”,目光在离去的商旅面孔上流转,仿佛一旦发现任何异样,立即动手擒拿!

恐怕是因为之前被杀死的那几个探子吧?不然的话,也不至于紧张成这样。

可是最引聂风注意的并非这些,最引聂风注意的,是竖立在无双城门前那根高逾丈五。粗逾三尺的巨大铁柱,和刻在铁柱上的两个大字——武圣!

聂风忽地感到异常忐忑不安,他开始感到,事情比想像的还要错综复杂。

然而无论多么复杂,他还是要进无双城查个水落石出,这是他此行唯一任务。

他将以什么方法混进无双?

常理而言,一般人若混进某个地方,总是要乔装为另一个人;例如年青的会扮作年老,年老的又会企图染发作年青,不老不青的,又总是往面上涂涂抹抹,终于弄至不是脸怀大痣,便是貌丑凸额,怪模怪样的,也许比不乔装时更易被人察觉!

唯一目的,便是要令别人不能一眼认出自己!

只是,真正的一流高手,根本便不在乎别人是否能认出自己,因为他们甚至不会给任何人“认出”他们的机会!

就如聂风现在这样一般。

“呼……”

聂风纵身,足踏神风,「捕风捉影」身法展开,顿时卷起一阵清风,眨眼之间,已经安然穿过了城门。

“哈哈!天气闷热得很,适才那阵风当真清凉无比啊!”

“可惜实在太短了,眨眼间便已不凉了,这种大热天当真难熬啊!”

那些精选的守卫尚无所觉,还一阵说笑。

其他的侍工听见二人所言,也是同声附和,然而众侍卫又可会知道,就在适才他们感到身心一爽之际,他们一干人等,已经全部失职?

这个世上有一种高手,他们的速度能比声音更快,而声音,当然比清风快……快得他们的肉眼根本无法捕捉,无法瞥见,便已经过去了!

===

竹影疏离纷纷,雨后轻雾袅绕,草庐之中,两人,一琴,一剑。

一个小孩,身穿白锦缎衣,手持竹制长剑,在院落中挥洒,招式之间,颇有一代大家的风范。

一个男人,身着青黑素袍,手执一把胡琴,坐在院里房门前,轻轻拉奏着一曲绞碎多少愁肠的琴曲。

竹林边,另一个身影隔着一层青竹静静站立,似乎是怕一足踏进,便坏了这两人的兴致。

然而,竹林边的少女并没有等待多长的时间。

琴声戛然一停,那执琴的黑衣男子轻轻一叹,将胡琴小心地放好,似乎那一把破旧的胡琴并非普通的旧胡琴,而是一件至宝一般。

听到胡琴声停,那舞剑的少年立刻停了下来,疑惑地看向黑衣男子。

然后,顺着黑衣男子的眼神,白衣少年也注意到了站在竹林边的少女。

“你是何人?”

手执竹剑,白衣少年不由得警戒道。

然而,少女并没有回应白衣少年的喝问,而是从那竹林中慢慢走出,伸手将遮掩着面容的垂帘轻轻卷起到斗笠上。

看到少女的面容,白衣少年不由得一震,然后稍有些闪缩地退后几步,退到了黑衣男子身后。

“我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不是我要找的人?”

少女轻轻摇了摇头,不答反问道。

“你,要找什么人?”

“我要找的,不是一个人……”

少女笑了笑,一双中原人士从未有过的绿色眼眸静静望着胡琴奏者。

“是一个……神话!”

===

作者语:如你们所见,咱这卷是写分线剧情……感觉好难写,而且咱发现咱忘记安排小夜的戏份了……(扶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