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三章 极致2——偶得利器!(1 / 2)

苏联英雄 血蝠 0 字 2021-09-22

 苏联飞机设计师和飞行员一样,似乎都喜欢大口径航炮,眼前这几架雅克显然就是这种思维的产物——它们的航程不高,因为设计指标中就不需要它进行长时间的反复缠斗和巡航式寻找战机作战,标准的前线战斗机。</p>

前段时间部分一线空战暴露出一个问题,也是一个常常出现的问题——很多战斗机一升空就参战,但常常还没打完弹药空战就已经结束,这让一线部队希望得到一击毙敌的装备!</p>

林俊了解苏式航炮布置的缺陷,抗美援朝空战就体现出苏式和美式思维的各自优缺点——一边常常几轮射击就打光弹药,火力持续时间过短,但一旦击中对手,对方几乎就是九死一生;一边6挺大口径机枪火力持续性超群,但有时候不击中要害,对方有时候会带着几十、甚至上百个弹孔返回机场!</p>

眼前的雅克上那门巨大的7毫米机炮一定是对手的噩梦,德国战斗机只要被击中一发就“非死即残”,更不用说加上机翼上的两门0毫米航炮。</p>

7毫米НС-7航炮的炮管长00毫米,桨毂式炮重达到171千克,射速40发-60发/分,威力恐怖!</p>

НС-7航炮的炮弹有曳光穿甲燃烧弹和曳光杀伤燃烧弹。曳光杀伤燃烧弹弹丸重7克,装有4克A-IX-炸药,初速865米/秒:当曳光杀伤燃烧弹击中1-1.5毫米厚的硬铝蒙皮时,形成入口直径0.46米,出口0.78米的大洞!</p>

曳光穿甲燃烧弹弹丸重770克,初速810米/秒。曳光穿甲燃烧弹在00米距离上可击穿50毫米厚的装甲,而带45度角时能击穿0毫米厚的装甲;在400米距离能击穿45毫米厚的装甲,而带0度角时能击穿40毫米厚的装甲。</p>

只要命中一发,战斗机基本报销,如果是像容克88那样的轰炸机,两三发也基本玩完了。</p>

林俊宁可用它去对付轰炸机,而苏式机炮思维将来也正适合同西方世界的庞大四发轰炸机编队对抗思维,没什么不对的地方——如果用美式的“标准1.7毫米机枪”配置对付B9、B17、B4机群,效果一定好不到哪里去,更不用说巨大的B5!</p>

这会林俊有点奇怪,因为这里实在太安静了:外面两道哨卡防卫严密,但这座新建的简易机场虽然并不大,但还是有完整的机库、修理所、营房,但林俊这会只看到停机坪边上的两个哨兵,简易塔台上还有一个。</p>

大概机库和营房里还会有人,但这样一个虽然有些冷,不过是大晴天的日子,这绝不符合任何一个军用机场的正常现象。</p>

“哨兵!”林俊对着远处正在巡逻的哨兵喊了一声。</p>

值班哨兵立刻快步跑过来,距离林俊两米时立正敬礼。</p>

“怎么回事,其他人呢?”</p>

年轻的哨兵立刻明白元帅为什么这么问,“报告元帅同志,技术员和这里的警卫人员大部分按照学院命令到一号机场去了。就是原来的机场,这里是二号机场。具体什么原因没有向我们留下的人交代。”</p>

“恩,回去吧。”</p>

“大概阿尔希波夫那里又有什么机密新装备,走,去看看。”林俊转了个身,对妻子说:“要不你先回家,我去那边先看看。”</p>

“恩。”武金斯卡娅上了三号车,司机先送她回别墅。</p>

另外两辆车驶往三公里外的二号机场,接近机场时看到有哨兵在树林里巡逻,显然学院内也是戒备森严(大家可能发现茹科夫学院占地面积巨大:它是非常大,不然也安不下两座机场。这就像我们个别占地面积巨大的大学——据说个别大学大到学校里要开通公交车。)。</p>

一穿过树林,巨大的一号机场就展现在眼前,这里不仅仅有大片现在覆盖在积雪下可作飞机起降的草坪,还有一条长度达到00米、宽达5米的钢筋混泥土主跑道和一条与其用衔接道相连、长度100米的滑行道,而滑行道也就是二号跑道。</p>

单从机场硬件来说,茹科夫学院的这座战前新翻建的机场设施一流,纵观世界各国的大型机场,它的条件也属于一流配备!</p>

这会林俊看到跑道另一头边的机库外面聚集了很多人和车辆,而武装巡逻的士兵分散在机场各处。</p>

当汽车驶近,林俊看到了一个怪物!</p>

“我的老天!”</p>

林俊不自觉的叫了一声,因为他看到的那个被人群包围的物体是一架“缩小版B-隐形轰炸机”!</p>

一下车,都没看人,快步直奔那架无尾翼飞行器——它翼展大概在16至18米之间,长度大概有8米,高度三米不到,就像一只展开了翅膀的超级大蝙蝠!</p>

一架飞翼、一架显然是喷气式动力的飞翼、一架跨时代的喷气式隐形飞机出现在41年末的苏联莫斯科茹科夫学院,林俊脑子里甚至出现是不是有哪位几十年后飞机设计师像自己一样“穿越”,或是“飞机穿越”!</p>

随员们看到首长完全没有和其他人打招呼的打算,快速跟上,一下子把其他人都挤到了一遍。</p>

敲了敲翼面,再低头看了一眼起落架,看到机头位置放着梯子,两步就登上舷梯:“出来!”对着单人座舱里的一个机械师衣着的人说。</p>

那个上尉被林俊吓了一跳,因为他正低头在检查,突然听到一句语气极其严厉的话,一抬头看到是副统帅。</p>

连忙爬出座舱,搭着梯子一角落到地面。</p>

林俊把脑袋探到座舱里,东看看西看看,忽然他后面的兰德斯科奇似乎听到他在自言自语:“哪个天才搞出来的?这都行!”</p>

林俊已经确定这不是什么“穿越飞机”,因为机翼是木质结构,应该是胶合板做的,而起落架和机舱内部仪表、操纵设施都是现在的技术。不过,想出这个外形的人一定是个天才——林俊知道二战中德国的雷玛-霍顿和瓦尔特-霍顿兄弟设计建造过无尾翼飞翼式样的Ho-9战斗轰炸机(也有称为Go-9的),但从来没有听说这会的苏联也有无尾翼飞翼机。</p>

机舱里的那些仪表都是俄文标识,这也说明不是说你纳粹提前研制出Ho-9战斗轰炸机而被己方缴获,那到底是怎么回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