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德国佬的麻烦来了!(1 / 2)

苏联英雄 血蝠 0 字 2021-09-22

 朱可夫在几天前就已经将自己对于德军的预测告诉了林俊,对于此林俊也表示赞同——空中侦察得知德军的机械化部队是在战线西侧集结,但似乎并没有立刻投入快速突击的动作:德国人有足够的弹药,加上谁都明白时间的紧迫,那最大的原因是部队油料供应出现了问题。</p>

没有足够的油料,任何有经验的指挥官都不会让机械化大兵团进行一次决定性的战役性进攻,不然达不到目的不说,还可能陷入万劫不复反而困境。没更好的方式,只能先让步兵部队先一步步蚕食明斯克城区,等有最低需求量的油料后再发动两翼突击包抄。</p>

西方面军得出这样的预测并不完全来自于战线上出现的情况,还有来自德军后方——并不是来自柏林,而是来自罗马尼亚和被德军占领的游击区。</p>

罗马尼亚的同志一直努力保持着同莫斯科的电台联系,那是在用生命做为代价的冒险:自从林俊组织的对罗马尼亚油田大轰炸后,近半年的时间德国和罗马尼亚人也就恢复了罗马尼亚百分之五十左右的原油产量,罗马尼亚本土炼油能力只恢复了百分之三十多。</p>

战略轰炸的效果是长时间的,修复那些废墟一片的炼油厂不是短时间就能解决的问题,重新制造炼油设备和重建炼油厂需要巨大的协同工作量。但只要再给第三帝国个月,罗马尼亚的油料生产就能恢复到战前水平,而对德国人来说,这又是要命的三个月!</p>

苏德战争爆发后,对于液体矿物燃料的需求量远远超出了德军统帅部的预测,因为苏维埃俄国实在太大,红军的作战能力也不是英法能够相比的,部队的油料消耗在相同情况下,几乎要比在西线多出一倍!加上红军在撤退时几乎摧毁了所有的道路和铁道系统,这让从西方运往前线、原本就需要进行接驳转运的物资运输变得异常艰难。到了九月,就是德军主力机械化部队也只能获得不到作战最低需求量百分之五十的油料供给,各集团军只能靠“攒”的方式来获得发动大规模战役需要的油料。</p>

德军最高统帅部也在为此而烦恼,但能怎么样呢?!能够指望的只有罗马尼亚石油,煤炭液化杯水车薪,到了九月底,希特勒也似乎有点举棋不定了——“能不能在冬季之前拿下莫斯科?还是先夺取高加索油田?!”</p>

如果拥有了高加索地区的石油,什么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但现在将已经调往中线的南方集团军群部队调回乌克兰,向高加索油田区发动全面进攻?从前期情况看,防守在乌克兰的红军就是靠死缠烂打也能把德军拖入严冬,这会德军的前锋离油田区还远着呢!</p>

这次希特勒没有犯“历史性错误”,没有“再次分兵两路”,而是一心先打通进军莫斯科的道路,要从心理上摧毁苏联抵抗的决心。</p>

到这时候德军还在明斯克西侧继续集结,朱可夫能预测到德军统帅部的想法——就看谁的牙口好,谁的骨头够硬!</p>

目前德军在占领区也有麻烦:虽然大部分占领区在两年前才回到苏维埃,其中的部分居民并不认为自己是苏联人,倒成了德国人的帮凶。不过帮凶只是极少部分,大部分老百姓被德军看成波兰人、罗马尼亚人。“罗马尼亚人”还好,“波兰人”这会是真正明白了什么是纳粹、什么是法西斯!这会才知道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到底意味的是什么!</p>

占领区人民的生活是艰难的,幸好后撤时很多支持苏维埃的老百姓有序的撤往了东方,除了随身的物品,他们丢下了一切。但就是这样,还是有无数苏维埃人民和少量来不及撤退、或担任阻击任务和被打散的部队被迫留在了德占区。深陷敌后的红军指战员们没有被动的接受困境,而是进行着反抗,组织了无数的游击队!</p>

在一望无际的波列西耶大沼泽地区,就活跃着一支主力有一千多人的游击队,只是这支游击队有自己的番号——工农红军独立骑兵第5师!师长孔德拉特-谢苗诺维奇-梅利尼克少将指挥着这支部队,也是附近几万平方公里内所有红军游击队的最高指挥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