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苏维埃功勋女飞行员(1 / 2)

苏联英雄 血蝠 0 字 2021-09-22

 两周的特别巩固训练后,两个航空团的1架彼-整体转场,前往南部边界附近的个机场驻扎。十多天的时间里平均每架飞机都进行了0个架次的出击训练,飞行员们对于油井不再陌生。</p>

和飞行员们训练的轰轰烈烈不同,在两周里军械专家会同石油部门的同志也做了几项试验,发现对于油井这样的“危险”点目标使用凝固汽油弹的效果也非常好——一炸就是一大片,00公斤级别的凝固汽油弹只要命中半径0米内,小小的油井绝对不能幸免:不用石油助燃就烧成废铁一堆!当然,炼油厂还是爆破弹的效果好,一个炸弹下去就是轰轰烈烈一大片,那里的设施里到处都是易燃的油料。</p>

出于后勤的考虑,波雷宁决定在彼-翼下混合挂载两枚FAB-50型爆破弹和两枚00公斤级凝固汽油弹,保证一次攻击就能彻底摧毁目标,并在最后几天的训练中进行了实弹投掷。</p>

大角度俯冲轰炸时飞机要承受巨大的过载,所以彼-一旦进行大角度俯冲就必须将翼下负荷扔掉,不然拉起会极度危险,否则也不用对一个点状目标一次性投下四枚炸弹。还有一点,无论从技术难度、生产工序还是原料来源考虑,对于苏联空军来说凝固汽油弹的使用成本远远低于普通高爆弹——大部分批量生产的凝固汽油弹使用的是软钢外壳,为了节约铝材,这大概也算是苏联特色。</p>

正因为外壳材料的不同,现在使用的凝固汽油弹不是摔碎的,而是炸碎——一旦炸开,基本原料就算是质量最低劣的汽油也能取得毁灭一切的效果。</p>

转场的重型轰炸航空兵第15旅的48架彼-,在抵达克里米亚半岛的两个大型机场后并没有立刻投入训练,他们要先等到后勤部队抵达,当地并没有能维护这些庞然大物的技术和设备。</p>

虽然没有立刻投入训练,但旅长、旅级指挥员瓦西里-尼古拉耶维奇-日丹诺夫也没有闲着,组织飞行员们对手头的资料进行熟悉。</p>

两天后,一个中队的最新式米格-型远程护航战斗机进驻日丹诺夫的机场,显然双方的飞行员对对方的飞机同样着迷——战斗机的小伙子们惊异于彼-的巨大,而轰炸机飞行员们被告知这1架战斗机将为自己这4架护航:全金属制的战斗机可难得见到。</p>

在北方100公里外,其它4个米格战斗机中队已经降落——两个机场的60架米格是目前苏联仅有的、具有战斗力的远程护航战斗机部队,这次将会联合出击。</p>

这60架战斗机就是自己48架重型轰炸机和一个即将抵达的DB-远程轰炸机团的全部护航力量,担任南部炼油设施和中转站攻击任务空中指挥员的日丹诺夫一开始还有些不放心,因为他不知道那些没见过的米格-到底是怎么回事,但在看到真实的飞机后立刻有了信心。</p>

瓦西里-尼古拉耶维奇-日丹诺夫,苏联资深轰炸机部队指挥员,19年参加红军,9年加入共产党,年毕业于卡恰航空学校,后来又接受了高级飞行战术培训,9年在茹科夫进修,8年再次在茹科夫接受高级飞行战术培训,非常受副国防人民委员安德烈同志的赏识。</p>

做为林俊重视的一名空军指挥员,他的15航空团最先换装彼-8,并担任这次突袭的分队指挥。</p>

林俊对这位45岁的中年指挥员的评价是:具有一名空军指挥员所需的所有优秀品质和能力,同波雷宁一样优秀!</p>

林俊一点也没有夸大日丹诺夫的能力,历史上他和波雷宁一样都成为空军上将,是实战派的空军指挥员,一样的勇猛,在担任空军第八集团军司令时都曾经亲自升空指挥部队执行任务。虽然显得有些脱离岗位,但交给他的任务就没有完不成的!</p>

那些米格也引起了日丹诺夫的兴趣,为此他在战斗机中队长德米特里-鲍里索维奇-格林卡向他汇报时,向格林卡询问米格的情况。</p>

“对不起,我只能告诉您很少的资料,和您的轰炸机一样,米格属于机密。它装备两门毫米航跑和两挺1.7毫米机枪,火力强大,性能完全能满足这次任务的完成。还有,所有驾驶米格的飞行员都是有丰富经验的优秀飞行员,没有新手,基本参加过哈拉哈河作战和北方战役。”</p>